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659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152秒)

为您推荐: 伤寒杂病论 杂病论精义 杂病论通注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 伤赛杂病

  • 精译伤寒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合订本

    张仲景原著;柳术军编译2003 年出版541 页ISBN:7801741234

    本书对中医古籍经典名著进行注解、白话译文,并提要其要点,使文词深奥的古医籍简明,便于临床应用。

  • 胡希恕讲伤寒病论 精要版

    冯世纶著2018 年出版287 页ISBN:9787513249249

    本书是冯世纶教授等胡老弟子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的精要版本。讲述《伤寒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解《伤寒...

  • 白云阁藏本《伤寒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2013 年出版231 页ISBN:9787554205846

    《伤寒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白云阁藏本(桂林古本)《伤寒病论》是其中之一。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

  • 伤寒病论白话解

    李浩,梁琳,李晓主编2017 年出版359 页ISBN:9787530485187

    《伤寒病论》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体系的临床医学著作。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众多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确立了六经辨证的临川诊断体系,并涉及到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方...

  • 伤寒病论诊治过程

    王付编著2015 年出版528 页ISBN:9787509188712

    本书共16章,作者按六经、脏腑及病证进行分类归纳,以老师、病人、学生3人对话的形式,即:首先老师询问病人,了解辨治疾病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病人陈述症状、治疗经过获取疾病表现、演变规律,然后学生提出问题、老师......

  • 伤寒病论四维说

    齐建敏,齐毅编著2019 年出版178 页ISBN:9787307206793

    本书作者在传承与研读《伤寒论》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临床笔记,以阴阳为线索,以提纲为梁柱,以症候群为疾病谱,在虚实寒热处于阴阳表里相对的方位中,所产生的前趋症、中间症、后期症,总结出三角形定律,均属立体框......

  • 太极米浆粥 隐藏在《伤寒病论》中的食疗法

    林祥荣(紫林斋主)著2018 年出版161 页ISBN:9787507753950

    本书重在讲解白米粥的养生作用,以及不同的疾病该如何用米粥来进行调养,且结合米粥将息法的最初出处——《伤寒病论》来仔细讲解,有理论有实际运用。语言通俗、生动,深入浅出,而且有很多相关的米粥做法,以及注.....

  • 长沙古本伤寒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民国)刘世桢,刘瑞瀜手抄;朱俊点校2015 年出版183 页ISBN:9787507746235

    民国初年,长沙刘昆湘氏得古本《伤寒》于江西张隐君,历十余年湖南何芸樵氏为之手写付印,即今之所谓长沙古本也(亦称湘本)。本书分十六卷,然缺《金匮》条文,仅将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各篇凑合成数。质量方面较......

  • 伤寒病论思辨要旨

    王付编著2006 年出版606 页ISBN:750910145X

    本书是推动中医理论进步与促进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典范与精华,也是中医工作者学习、研究及应用的重点与难点。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理解《伤寒病论》的精深理论并使其与实践联系起来,如何将其中的辨证方...

  • 伤寒病论临证解读释疑

    赵晋元,王福林主编;安邦胜,刘国亮,孙亮,高玉萍,陈郅春副主编2014 年出版567 页ISBN:9787542419668

    本书稿内容分为上篇“伤寒论解读释疑”,下篇“金匮要略解读释疑”,尽力使内容字勘句酌,精益求精,深入浅出地释疑解惑,以冀使学用者对其群疑冰释。以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及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三大方面,竭力对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