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504秒)
为您推荐: 幸福文化赋能学校创新发展 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三化两型 城市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以郑州实地调查为例的河南特色分析 页岩气压排采一体化高频压力监测动态评价与创新实践 我国地热资源热源富集机制理论创新与勘查实践
-
-
-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丁尧清著2005 年出版288 页ISBN:7540660635本书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中国六国社会课程为案例,基于历史的、比较的视角,对学校社会课程的形态和内容作了历史性和共时性的考察。...
-
绿色中原建设探索 2004 【工业技术】
赵顷霖主编2005 年出版165 页ISBN:7806218742本书记述了河南省绿色中原建设规划实施一年来,全省林业建设和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供林业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参考。...
-
博物馆:文化的桥梁 广州2005国际博物馆日馆长论坛 论文集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广州市文化局编2005 年出版247 页ISBN:721805045X本书是广州2005国际博物馆学术交流论文的汇集,大约有论文40余篇。
-
文化外交 一种传播学的解读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李智著2005 年出版191 页ISBN:7301086229本书针对文化外交这一新兴的边缘和综合性学科,对文化外交从定义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作了全方位的解读,并对几个大国的文化外交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如何开展文化外交提出了建议。分为三部分:理...
-
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 【历史地理】
夏中义主编;施萍著2005 年出版255 页ISBN:7301100671林语堂的人格可以视为中国文化转型在个体层面的完成时形态。本书通过四个层面展开了对林氏文化人格的解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各部分的动态生成过程。林语堂的成功转型的文化人格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构...
-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习题与上机实训指导 2000版 【工业技术】
李淑华,姚大鹏主编;张丕振,刘勇副主编2005 年出版187 页ISBN:7508431294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要点篇,包括每章的知识要点、典型测试题等;下篇为上机操作实训篇,包括每部分内容的典型实训例子和综合实训例子。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各类工作人员....
-
另一种西学 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叶隽著2005 年出版368 页ISBN:7301089295本书作者选择现代留学德国的著名学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学东渐”作了新的解构,对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旅游跨文化交流行为的分析方法 【经济】
韦复生著2005 年出版324 页ISBN:7501770662对于旅游的需要越大,跨文化接触的机会就越多,文化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而减少这种冲突对旅游者的满意度及回游率至为关键。因此学习并理解文化差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代表对文化差异之于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