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213秒)

为您推荐: 说什么激进 庄子说什么 英语口语马上说 佛说无量寿经 道德 什么

  • 我,我自己,为什么 揭开人类的身份和行为之谜 【哲学宗教】

    (美)詹妮弗·奥雷特(JenniferOuellette)著;胡晓姣,张温卓玛,马鹏飞译2016 年出版292 页ISBN:9787508661308

    这是一本由科学作家詹妮弗·奥雷特写作的一本关于自我科学的认知心理学普及读物,主要解答“我是谁”的问题,旨在帮助读者解开人类的身份和行为之谜。在书中,詹妮弗从科学、哲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流...

  • 我们还年轻,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 【哲学宗教】

    七月著2016 年出版250 页ISBN:9787505737853

    二三十岁的年纪,所有人都要求我们要优秀、要强大,如果我们不努力就没有房子车子,过不上优质的生活,嫁不了好男人,娶不到心爱的姑娘。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耳提面命的压力下,想着未来,想着前方,在这些紧迫感和焦......

  • 基于儒学伦理的中小企业道德建设 【经济】

    陈爱清著2016 年出版248 页ISBN:9787509643914

    国内外虽然对儒学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一定的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系统研究基于儒学伦理的中小企业道德体系建设。因此,这也是本书最大的创新点。本书站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和中国特色的...

  • 七情之理 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学诠释 【哲学宗教】

    陈清春著2016 年出版423 页ISBN:9787010164304

    本书将现象学方法全面运用于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研究,在借鉴与改造现象学观点的基础上(主要是舍勒的价值感受理论,亦即感受现象学)对其进行彻底的现象学考察、分析与诠释,并由此建立现代化的王阳明道德哲学体系。本...

  • 从合作走向决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国民党 【政治法律】

    徐焰著2016 年出版390 页ISBN:9787545447361

    本书依照现代史学研究中强调的宏观分析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观点,对1937年以后,国共斗争乃至整个中国革命战争进行了宏观论述,揭示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最终走向决战的社会深层次原因。书中对历史事件中的一...

  • 追杀切·格瓦拉 美国特种部队为什么参与围捕世界上最著名的革命家 【历史地理】

    (美)米奇·维斯,(美)凯文·莫勒著;任婉译2016 年出版255 页ISBN:9787515105420

    本书根据政府报告、文件和目击者的记述,本书讲述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最著名的革命家是如何被害的。格瓦拉1967年进入玻利维亚,美国做出决定:他必须被制止。谢尔顿被征召领导行动。他成功地将农民训练成一支集战...

  •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马列毛邓】

    列宁著2016 年出版230 页ISBN:9787010166537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这本书写作于1894年,这是列宁批驳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观点,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著作,是列宁早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它的宗旨是批判民粹...

  • 什么有钱人都用长钱包 年收入200倍法则 【经济】

    (日)龟田润一郎著;安潇潇译2016 年出版207 页ISBN:9787535283825

    钱包是你平常不会关注的小物件,却是改变你人生的最棒的辅助工具。我们总是在为钱而发愁,总希望自己是个有钱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钱人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钱包”,并且应该把折叠钱包换成...

  • 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小小微生物告诉我们的事 【医药卫生】

    (美)罗布·奈特(Rob Knight),(美)布伦丹·布勒(Brendan Buhler)著2016 年出版114 页ISBN:9787508664071

    在本开书中,先驱科学家罗布·奈特与科技记者布伦丹·布勒以最新的研究为指导,简要介绍了微生物的发展史及研究史,用幽默的语言、可爱的图例和浅显的案例来揭秘这群寄居在人体表层和内部的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

  • 法大司考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本校生内部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理学 宪法 法制史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第8册 【政治法律】

    叶晓川编著2016 年出版249 页ISBN:9787562065579

    本书为理论法学部分。本书紧扣司法考试大纲,体系完整,编排得当,重点突出。全书渗透着参编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体现着对司法考试规律和应考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适应备考人员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特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