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日)迁三郎,(日)杉江升著;董炯明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031·39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7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第一章 仿生学的产生 1
1.1 电子学与生物 1
1.2 电子学与仿生学 2
1.3 仿生学的诞生 2
1.4 生物科学的发展 3
1.5 与仿生学有关的诸领域 4
1.6 生物与机械模拟 6
1.7 仿生学研究的动向 7
第二章 生物的元件 11
2.1 生物的转换器——感受器 11
2.2 活的集成线路——神经原 17
2.3 生物的执行元件——肌肉 22
第三章 感觉的机构 25
3.1 视觉 25
3.2 听觉 46
第四章 运动的机构 53
4.1 肌肉的动作线路 53
4.2 运动的调整所——小脑 56
4.3 运动的性能 58
第五章 脑的机构 60
5.1 欲望和感情 60
5.3 记忆 61
5.2 睡眠和觉醒 61
5.4 学习 63
5.5 小结 64
第六章 学习机器 65
6.1 生物的学习 65
6.2 神经原模型和机器的学习 66
第七章 向生体系统挑战 82
7.1 生物的信息处理系统 82
7.2 人-机的结合 84
7.3 机器的眼睛 87
7.4 机器的耳朵 95
7.5 说话机器 100
7.6 人工手 104
第八章 机器人的诞生 112
8.1 机器人 112
8.2 工业用机器人 119
8.3 机器人的智能 128
第九章 仿生学的前进道路 141
9.1 有组织的研究 141
9.2 不拘泥于生体 142
9.3 制作人工头脑的可能性 142
9.4 元件开发和系统开发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