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叶青,黄艳红,朱晶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4662798
- 标注页数:305 页
- PDF页数:32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9 ≥3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求学经历 9
早期教育(1920—1939) 9
大学生涯(1940—1944) 24
第二章 留学美国 48
只身赴美 49
辗转回国 56
第三章 初到北大化学系 61
开设“物理化学”课程 63
开设“物质结构”课程 67
量子化学领域展露锋芒 73
从量子化学转到络合物化学 77
第四章 受政治运动影响的学术生涯 84
转向核燃料萃取研究 84
“文化大革命”期间 99
第五章 谱写“稀土传奇” 104
稀土分离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状况 104
勇挑重任:推拉体系、反萃法实现镨钕分离(1972—1974) 108
稀土串级萃取理论的提出与应用(1974—1990) 112
发展中国稀土产业 129
著书立说、课题研究与机构建设 138
第六章 回到量子化学研究 153
量子化学研究的背景与条件(1949—1977) 153
原子价、分子片与结构规则(1977—1995) 157
改进的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与正弦型同系线性规律(1978—1984) 161
稀土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化学键:由从头计算到半经验计算 163
转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稀土(1996—) 171
量子化学教学与教材(1978—2009) 176
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1980—) 178
第七章 晚年对软科学的思考 189
学科定位、成果评价与研究基金 189
化学信息学与系统化学 197
方法学与方法创新 203
第八章 爱人同行 211
同进北大 共同研究 211
中国化学界的比翼鸟 215
携手前进 相濡以沫 221
结语 徐光宪学术成长特点 224
附录一 徐光宪年表 240
附录二 徐光宪主要论著目录 281
参考文献 292
后记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