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
  • 作 者:罗本琦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8055
  • 标注页数:301 页
  • PDF页数:29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7 ≥3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和谐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17

一、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念 17

(一)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的和谐价值理念 18

(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目标理念 26

(三)制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战略理念 34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38

(一)和合思维模式的奠基与和谐伦理话题的提出 38

(二)从修身正心到天人合一:天下归仁的和谐伦理精神 43

(三)天下归仁的和谐价值的实现 56

三、和谐文化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8

(一)文化精神的相通: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 68

(二)和谐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文基础 72

(三)和谐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纽带 7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和谐文化的发展 8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和谐理念的发展 84

(一)毛泽东思想的和谐理念 8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和谐理念 10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121

(一)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与现代转型问题的提出 12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实现 127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13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和谐文化的创新机制 140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 140

(二)中国特色与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机制 144

(三)领袖智慧与人民群众智慧相结合的机制 150

第三章 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和谐文化观的形成 157

一、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15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 15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创新 16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思想的创新 168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提出及其含义 178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形成 178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182

(三)和谐文化观与科学发展观 185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基本条件 190

(一)传统和谐精神的积淀: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 190

(二)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和谐文化观形成的主体条件 193

(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谐文化观形成的物质条件 194

(四)世界和谐的发展趋势: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国际社会条件 197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 200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00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200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依据 209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218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价值原则 222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科学出发点 222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出发点 226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原则 23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239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 23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必然 249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路径选择 25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与和谐文化的发展战略 25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25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与时俱进 259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与时俱进 262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264

(一)参与竞争与文化安全并重 264

(二)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270

(三)文化创新与体制创新同步 274

(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 283

结语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强国之路 287

主要参考书目 292

关键词索引 297

后记 30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