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逡巡于文与史之间 唐代传记文学述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逡巡于文与史之间  唐代传记文学述论
  • 作 者:谢志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950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

二、研究基础及现状 6

三、研究思路及价值 14

四、结构及内容安排 15

五、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

第一章 背景论:史官文化浸润下的唐代传记文学 18

第一节 唐代传记文学发展的学术文化背景 18

一、唐代学术文化的繁兴景象 19

二、科举制与唐代传记文学 22

三、史官文化与唐代传记文学 24

第二节 《史通》的史传文学理论 29

第三节 古文运动与唐代传记文学 38

一、唐代史传文学的“古文运动”精神实质 38

二、《史通》的“尚实”精神与古文运动 41

三、古文运动对唐代散传创作的影响 43

第二章 作者论:唐代传记文学创作者的总体考察 46

第一节 唐代传记文学作者的构成分析 46

一、唐代史传文学作者及其构成分析 46

二、唐代散传作者及其构成分析 52

第二节 唐代传记文学作者的本体思考 56

一、“惩恶劝善”与“直书”的体认 56

二、个体与群体的并举 58

三、良史的标准:史才与史德 61

第三节 因何而“传”:唐代传记文学创作原因分析 66

一、以史为鉴,扬善惩恶 66

二、补缺和辩诬 68

三、留名青史和扬名后世 70

第四节 为谁而“传”:唐代传记文学的“传主”分析 71

一、“传”有功名者 72

二、“传”奸佞、叛逆之人 74

三、“传”高官 75

四、“传”社会之代表人物 76

第三章 文与史的交融:唐初“八史”传记文学价值新论 79

第一节 “以史为鉴”的经世思想 79

一、“帝王之兴,累功积德” 80

二、“不有君子,何以能国” 82

三、以德化人,“孝”治为先 84

第二节 “文史交融”的史传创作实绩 87

第四章 继承与新变:唐代以“传”为题的传记文学述论 101

第一节 唐代“传”记文的分类 102

第二节 入世与出世:唐代“传”记文的思想内涵 106

第三节 唐代“传”记文的文学性 112

一、人物群像的塑造 112

二、多样的文学表现手法 113

三、尚“奇”之意趣 117

四、情感的真挚浓烈 121

第四节 唐代“传”记文的新变 126

一、唐代“寓言性”传记:以寓言而言理 127

二、“滑稽性”传记:以韩愈《毛颖传》为代表 129

三、唐代“传”记文的“小说性” 130

第五章 佛界“传”奇:《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传记艺术 137

第一节 佛界奇人 138

一、人品出众,天资聪慧 138

二、舍命求法,坚毅不屈 139

三、从普通僧人到佛界圣人 141

第二节 “传记”奇事 143

第三节 传记奇葩 150

第六章 以“碑”传情:唐代碑志的情感世界 162

第一节 唐代碑志概说 163

第二节 唐代碑志的情感表达 166

第三节 “谀墓”再论:以韩愈碑志为中心 183

结论 188

参考文献 190

后记 20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