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崛起  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
  • 作 者:叶自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23608
  • 标注页数:464 页
  • PDF页数:4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4 ≥4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华夏体系与当今国际体系 1

一、多元与一元:当今国际体系与华夏体系根本不同点 2

二、多元同根与多元多根 4

三、地缘政治环境不同 5

四、无政府状态的相似性 7

五、大国政治和格局转换:体系主要特征相同 11

六、世界上最早的干涉主义:孟子的仁义干涉思想 13

七、最早的人道主义救援:秦国援助晋国的泛舟之役 14

八、华夏一体化是最早的区域一体化 17

九、墨家是最早的非政府组织、最早的志愿军 20

十、最早的和平演变和非传统安全:吴越之战 22

十一、《管子》最早提出了货币战争的思想 23

十二、学习西方与发掘中国历史文化 24

第一章 华夏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6

一、“华夏”的由来与华夏国家的产生 27

二、周王朝的建立和周朝的性质 31

三、周王室从天下共主衰落成普通国家的表现 35

四、周王室的特殊作用和特殊影响 41

五、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大多不是独立国家 44

六、郑庄公箭射周桓王与华夏体系的初步形成 51

七、齐、晋等诸侯国性质的变化和华夏体系的发展 57

八、楚国、秦国、吴国、越国从蛮夷之邦变成新兴独立国家 61

九、春秋中后期的国家具有近代国家的基本性质 66

十、华夏体系的五种主体及活动特点 71

十一、华夏体系中的国家与外交观念 72

第二章 大国崛起与春秋时期的华夏体系格局 86

一、齐国崛起与华夏体系首霸 86

二、齐国霸权的衰落与晋国和楚国的崛起 91

三、格局的转换与晋国的超级霸权 97

四、宋国弭兵与晋楚争霸的两极格局 112

五、吴越争霸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118

第三章 华夏体系的霸权秩序 124

一、霸权国家的特点 124

二、霸权国家的责任和作用 126

三、霸权国维护霸权体系的主要方式 133

四、华夏体系的霸权秩序 139

五、华夏体系中的盟会与多边外交 152

第四章 华夏体系中的外交思潮 163

一、军事威慑观念的产生 164

二、均衡观念的出现 165

三、范文子:国内政治与国家间政治的关系 167

四、华夏体系中的国家利益观 168

第五章 子产——小国外交、弱国外交的先驱 174

一、小国的大外交家 174

二、国家主权观 178

三、小国善事大国与大国尊重小国 181

四、不许大国干涉小国内政 190

第六章 吴越之争:华夏体系的转折点 195

一、伍子胥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 195

二、越国文种、范蠡的超限制外交哲学 198

第七章 七国争雄与多极格局 208

一、战国时期国家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211

二、小国与大国的关系:小事大与中立观念 213

三、国家的军事同盟与不结盟 214

四、大国间的不平等关系与干涉主义 216

五、爱国主义观念的发展 218

六、国与民、国与家、“国家”概念的出现 222

七、战国时期的利益观 226

八、为了利益不顾一切 227

九、战国时的强国运动——改革、变法与开放 231

第八章 战国时期的外交形式与外交观念 233

一、伐交:孙子的战争与和平的智慧 233

二、战国时期的外交形式 236

三、孙子的谍交理论与苏秦的谍交实践 249

第九章 纵横家的外交谋略学派 258

一、张仪的外交思想和连横战略 258

二、苏秦的外交思想与合纵战略 268

三、陈轸、朱已的外交谋略思想 286

四、苏代的“尊上交,务正利”的外交思想 290

五、司马错的实力外交思想 293

六、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 296

第十章 大国崛起之魏国兴亡 301

一、魏文侯的变法与改革 302

二、魏国的崛起与霸权 315

三、魏国霸权的顶峰 316

四、齐秦的挑战与魏国霸权的维持 318

五、魏国霸权的衰落 320

六、魏国霸权衰亡的原因 323

第十一章 大国崛起之齐国复兴 327

一、齐威王与齐国的崛起 328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329

三、为何齐国霸业未成? 334

第十二章 大国崛起之楚国梦霾 338

一、华夏体系霸权的老牌挑战国 338

二、战国时期楚国争霸的进程 342

三、楚国未霸原因解析 346

第十三章 大国崛起之赵国争霸 354

一、赵氏五子开国 354

二、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的改革与赵国的崛起 362

三、长平之战:赵国兴亡的转折点 375

四、赵国争霸失败的原因解析 378

第十四章 大国崛起之秦国统一 382

一、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383

二、领导者和人才因素 385

三、秦始皇:千秋功罪谁评说? 392

四、明确和清晰的战略 404

五、农业和经济在秦国崛起中的支撑作用 407

六、地缘政治优势与秦国的胜利 412

七、司马迁:天助大秦 414

第十五章 华夏体系的消亡:六国为何不能胜一国? 415

一、合纵连横的不同类型 416

二、华夏体系的十次抗秦联盟 418

三、六国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强大的动力 420

四、六国内部矛盾深刻和复杂 421

五、六国的合作缺少强有力的中坚力量 424

六、道义和制度原因 430

七、六国反秦合作中的排他性收益压倒共同收益 432

八、华夏体系中的非华夏国家:中山国、西戎—义渠国 446

结束语 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 456

主要参考书目 458

后记 462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