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文学的民间传统 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 作 者:王光东著;陈思和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2862566
- 标注页数:119 页
- PDF页数:15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8 ≥1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序&陈思和 1
第一章 引论:“民间”的现代价值 1
第一节“民间”的概念与内涵 2
第二节 抗战前中国文学中“民间”形态的四种类型 8
第三节 进人“民间”的两个视角与原因 18
第二章 启蒙一“民间”:意义发现与审美认同 27
第一节“民间”之于“启蒙文学”的意义 27
第二节 白话文学:“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 31
第三章 启蒙文学对“民间”的双重想象 41
第一节 启蒙小说的“民间”品性 41
第二节在“民间”与启蒙之间——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民间”理论 48
第四章 大众化与“民间”:文学意义的一种分析 60
第一节 立场转换过程中的“民间” 62
第二节 左翼作家对“民间”的想象 67
第五章 民间立场与民间想象 74
第一节 刘半农:民间语言的文学自觉 75
第二节 来自于民间的精神表达——老舍《骆驼祥子》新解 87
第三节《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 96
第六章20世纪90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代结语)——兼论“民间”与主流文化形态的关系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