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
  • 作 者:邹雅艳著
  • 出 版 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10050352
  • 标注页数:326 页
  • PDF页数: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 ≥3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的缘起 1

第二节 形象学研究在中国 3

第三节 中外关于“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6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10

第五节 本书拟采用的基本篇章结构 18

第二章 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21

第一节 中世纪晚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22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24

第三节 旅行者眼中的中国形象 35

第四节 文学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46

第五节 对财富、王权与世俗享乐的渴求——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57

第三章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62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时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63

第二节 去东方——获取财富:使节、商人、冒险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67

第三节 去东方——收获灵魂: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76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131

第五节 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典范——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146

第四章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152

第一节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153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157

第三节 哲学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200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239

第五节 现实中的理想国、精神上的乌托邦——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270

第五章 “中国神话”的幻灭 282

第一节 批评的声音 282

第二节 中国形象彻底的逆转——马尔嘎尼使团访华 288

第三节 中国神话幻灭的历史文化语境 293

第六章 结论 301

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2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