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  德国观念论讲座
  • 作 者:(德)迪特·亨利希著;乐小军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0092630
  • 标注页数:527 页
  • PDF页数:5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52 ≥5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1

前言:通过去魅化的记忆 3

鸣谢 48

文本注释和缩写 51

第1讲 导论 71

康德哲学的体系结构 86

第2讲 内在经验与哲学理论 86

第3讲 感觉、认知与“形而上学之谜” 105

第4讲 自由作为理性大厦的“拱顶石” 127

康德的早期批判者 149

第5讲“神秘主义”的诱惑 149

第6讲 雅各比与“自由的斯宾诺莎主义” 172

第7讲 雅各比与直接性哲学 191

第8讲 赖因霍尔德与体系精神 214

第9讲 赖因霍尔德与“基础哲学” 234

第10讲 舒尔策与后康德的怀疑论 252

费希特 272

第11讲《评〈埃奈西德穆〉》 272

第12讲“自己对基础哲学的沉思录”Ⅰ 294

第13讲“自己对基础哲学的沉思录”Ⅱ 312

第14讲《知识学》(1794一1795) 333

第15讲 想象力和渴望理论及其对施莱格尔、诺瓦利斯和荷尔德林的影响 352

第16讲《知识学》的基础和体系 372

第17讲 意识的自我关联性的悖论特征 393

第18讲 思辨神学的转向 416

荷尔德林 436

第19讲 荷尔德林的《判断与存在》的地位 436

黑格尔 460

第20讲 通向第五哲学的道路(《逻辑学 460

第21讲否定的逻辑及其应用 483

索引 505

译后记 526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