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惊悸不安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惊悸不安状态理论及实践
  • 作 者:齐向华,滕晶主编;张晶,王鹏,柳洪胜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09164729
  • 标注页数:198 页
  • PDF页数:2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8 ≥1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惊悸不安状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1

第一节 惊悸相关概念梳理 1

一、有关“惊”的论述 2

二、有关“悸”的论述 3

三、有关“恐”的论述 4

四、有关“怔忡”的论述 6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惊悸”的相关研究 7

一、关于惊悸的概念 8

二、心理活动及过程 8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 8

四、临床常见的疾病 9

五、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 9

第三节 惊悸不安状态的确立 10

一、心理状态的概念 10

二、惊悸不安状态内涵的界定 11

三、惊悸不安状态的病因研究 11

四、惊悸不安状态的病机研究 13

五、惊悸不安状态的中医心理机制研究 18

六、惊悸不安状态的分类 22

第四节 现代医学对“因惊致病”的认识 23

一、现代医学对中医“情志”致病的认识 23

二、“因惊致病”的理论研究 25

三、“因惊致病”与“因病致惊”的比较 27

第2章 惊悸不安状态的辨识 29

第一节 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性疾病中的优势 29

一、望诊 29

二、闻诊 30

三、问诊 31

四、切诊 31

第二节 惊悸不安状态的症状和体征 33

一、心理情绪 33

二、躯体方面 34

三、社会支持 35

第三节 惊悸不安状态特色诊察手段——舌诊与脉诊 35

一、舌诊 35

二、脉诊 36

第四节 惊悸不安状态量化评定体系的构建 40

一、惊悸不安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 40

二、惊悸不安状态评定量表特色分析 45

第五节 失眠症患者惊悸不安状态与人格的相关性分析 47

第3章 惊悸不安状态的常见病证 51

一、心悸 51

二、不寐 53

三、癫狂 55

四、厥证 57

五、胃痛 58

六、泄泻 60

七、胁痛 62

八、中风 63

九、瘰疬 65

十、淋证 67

十一、遗精 69

十二、郁证 70

十三、血证 72

十四、虚劳 74

十五、痹证 75

十六、痿证 77

十七、月经不调 79

十八、带下病 81

第4章 惊悸不安状态的临床辨证治疗 84

第一节 治疗总则 84

一、治疗总纲 84

二、具体治则 85

第二节 方药辑要 86

一、古今方剂辑要 86

二、古今中药辑要 111

三、用药规律探讨 141

第三节 非药物疗法 147

一、中医心理疗法 147

二、其他疗法 149

第5章 预防调护 152

一、饮食有节 152

二、起居有常 153

三、精神调摄 154

第6章 惊悸不安状态病案分析 156

第一节 惊悸不安状态古代验案 156

一、内科验案 156

二、妇科验案 171

三、男科验案 174

四、其他 176

第二节 现代惊悸不安状态病案分析 177

一、不寐 177

二、心悸 184

三、头痛 191

四、眩晕 192

五、郁证 194

六、其他 19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