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韩)李家源著;赵季,刘畅译
- 出 版 社:南京: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50615953
- 标注页数:477 页
- PDF页数:49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4 ≥4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韩国汉文学史之定义 1
二、韩国民族 2
三、韩国汉文学与中国文学 3
四、韩国汉文学概观 7
第一章 邃古时代之汉文学(古朝鲜) 9
一、俗曲 9
二、汉体诗歌 10
三、散文产生与神话系小说 12
第二章 北方反抗意识(高句丽) 14
一、高句丽系民族 14
二、三教之传入 16
三、俗曲 18
四、汉体诗歌 19
第三章 南方浪漫思潮[一](三国统一前之新罗) 24
一、新罗系民族 24
二、花郎思想之流布 26
三、乡歌 30
四、乡曲 36
五、唐体诗歌 41
六、说话系小说 47
第四章 南方浪漫思潮[二](百济) 49
一、百济系民族 49
二、三教之传入 50
三、乡歌 51
四、乡曲 52
五、百济文学之传播倭国 53
第五章 南北思潮合流(三国统一后之新罗) 56
一、合流经过 56
二、佛道末流之弊 58
三、国学设置与读书三品 59
四、吏读之政治性 62
五、乡歌 63
六、唐体诗歌 71
七、说话系小说 79
八、宾贡诸子与韩国汉文学之确立 81
第六章 儒、佛思潮之交融[一](高丽初期) 87
一、高丽汉文学概观 87
二、高丽建国及其思想背景 90
三、科举制度之确立 93
四、私学之兴隆 96
五、词脑之老境美 98
六、乐府之成立 101
七、诗歌繁荣与作家群像 110
八、散文文学之发展及著作 123
九、传奇系小说 126
第七章 儒、佛思潮之交融[二](亡乱以后之高丽) 132
一、文人之大受难期 132
二、乱后文人之避世思想 136
三、辞赋之出现 143
四、乐府之发展 150
五、学苏之新倾向 157
六、竹林七贤系之诗歌 160
七、性理学兴起与诗歌创作 173
八、散文文学之发展及著作 180
九、文学批评著作之出现 185
十、志怪、假传系小说 189
第八章 佛、儒思潮之成熟期(李朝初至壬辰倭乱以前) 198
一、外儒内佛之思想 198
二、科举制度之变迁 201
三、集贤殿与编纂事业 208
四、《训民正音》之创制与汉文学 209
五、口诀与铸字问题 211
六、古赋 216
七、乐府 218
八、诗歌 221
九、随笔、评论、选学 254
十、小说 256
第九章 复古运动与经世文学(壬辰倭乱以后) 271
一、党争、动乱与反思 271
二、辞赋 273
三、乐府 274
四、诗歌 277
五、散文文学及著作 311
六、小说 318
第十章 社会问题之发生(光海朝) 320
一、革命思想之煽扬 320
二、道教与天主教之混合思想 323
三、辞赋 325
四、乐府 326
五、诗歌 327
六、女流作家之活跃 336
七、随笔、评论、选学 342
八、小说 344
第十一章 浪漫主义(仁祖反正以后) 356
一、勋戚跋扈与国难 356
二、辞赋 358
三、乐府 359
四、诗歌 364
五、散文文学及著作 372
六、浪漫小说 378
第十二章 写实主义(英祖、正祖以后) 386
一、科学精神与实学派 386
二、辞赋之变迁 389
三、乐府之写实倾向 391
四、词之老境美 409
五、写实诗歌 410
六、科诗最高潮 432
七、散文文学与著书 444
八、写实小说 450
结语 475
译后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