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荆山楚韵音声研究
  • 作 者:李素娥,杨顺适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3018005
  • 标注页数:169 页
  • PDF页数:17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6 ≥1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楚韵源流演化 6

第一节 巫风弥漫的先秦时期 10

第二节 楚声兴盛的中古时期 18

第三节 多重传衍的近古时期 24

第二章 楚韵活态资源 30

第一节 民心楚声的山歌小调 31

一、山歌 31

二、小调 36

第二节 民风楚俗的阴阳锣鼓 39

一、阳锣鼓 40

二、阴锣鼓 47

第三节 民俗楚乐的吹打套曲 53

一、打调 55

二、巫音 61

第四节 民情楚尚的祭祀礼乐 66

一、扛神 66

二、火居道 71

第五节 民生楚腔的歌舞小戏 74

一、地花鼓 75

二、皮影戏 79

三、渔鼓 85

第三章 楚韵本体特色 91

第一节 五声徵调是音韵表现的基本特征 91

一、调式音阶 91

二、音域旋法 94

第二节 基音再生是旋律发展的内在动力 97

一、源地基音 98

二、楚徵基音 104

第三节 重复应用是曲调变化的普遍规律 107

一、重首 109

二、重尾 110

三、首尾重复 111

第四节 衍展派生是创制新曲的一种手段 116

一、移宫犯调法 116

二、主曲衍展法 118

第五节 三段体式是乐种结构的古代传衍 123

一、阴、阳锣鼓结构 123

二、祭祀礼乐结构 127

第六节 古老技艺是巫歌乐舞的历史遗留 130

一、演唱技法 130

二、演奏技法 133

三、特质乐器 134

第四章 楚韵成因探析 136

第一节 巫音音声主干 136

一、基音尚“徵,” 137

二、韵律尚“巫” 140

三、体式尚“古” 143

第二节 华夏雅乐本源 144

一、祭礼习俗 145

二、制曲思维 147

第三节 蛮夷歌乐孕育 151

一、蛮俗孕形 151

二、蛮腔融合 153

结语 157

主要参考文献 165

后记 16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