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解构的难题  德里达再研究
  • 作 者:戴登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22366
  • 标注页数:336 页
  • PDF页数:34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3 ≥3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作为跨语际书写的西学研究 1

一、当代中国西学研究的诡论现象 1

二、跨语际书写的可能性:反思西学研究的研究属性 5

三、从跨语际书写到思想自觉 9

四、当代西学研究的具体路径 13

第一章 解构的“难题”与德里达再研究 19

第一节 何谓“难题”? 21

第二节 “难题”作为德里达哲思工作的真实处境 24

第三节 “难题”作为解构思想的核心旨趣 28

第四节 “难题论”的当代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31

第二章 解释与解构之间 36

第一节 作为一个隐喻的解释与解构之争 38

第二节 哲学的关闭与普遍解释学的窘境 45

第三节 作为一种创生性书写的哲学解读的理论可能 52

第四节 作为“他者”的哲学话语的幽灵谱系 59

第三章 解构的中国境遇 69

第一节 作为交互参照物的“中文”与“解构理论” 70

第二节 解构理论与当代中国语境的时代错位 79

第三节 “时代错置”论与当代中国阐释学的困境 87

第四节 以“时代错置”的眼光化解重释中国的焦虑 96

第四章 解构与原初视域 108

第一节 解构理论的难题境遇对一种终极视域的召唤一回应 110

第二节 解构理论的哲学起点与现象学视域的互文性 119

第三节 原初视域的隐匿与解构理论的播撒效应 128

第四节 原初境域的重现与中西思想史的问题谱系 139

第五章 解构理论的双重属性 153

第一节 作为“文本”与“问题”的“剑桥德里达事件” 156

第二节 作为“施毒”与“解毒”的双重哲学书写 165

第三节 作为双重属性之先天条件的差异、踪迹与延异 172

第四节 作为双重书写之结果的双重危险与双重命运 180

第六章 解构理论的生成及其内在机理 189

第一节 现象学的预设前提与解构批判的合法性 193

第二节 解构的第一次逆转:从“纯粹逻辑的语法”到“纯粹语法的逻辑” 201

第三节 现象学还原与语言学转向的对观互视 210

第四节 解构的第二次逆转:从批判理论的批判到解构的自我否定 219

第七章 解构哲学的“始基”及其重建 231

第一节 文字的起源与差异的踪迹 234

第二节 媒介及其辩证法 240

第三节 书写形而上学与媒介文明史 245

第四节 当代媒介的形态与我思的困境 251

第八章 解构与审美精神的困境 258

第一节 文学作为一种奇怪的社会建制 261

第二节 文学性是一个超验的难题? 267

第三节 模仿与文学之法的异延秩序 272

第四节 从文互涉到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在世 278

结语 解构理论的终结与当代思想的前景 286

一、“解构理论之死”与新思想史研究 287

二、解构的问题域及其论争语境 291

三、解构作为一种新思想传统 295

四、解构理论与现代中国思想的错置性关系 299

参考书目 306

索引 314

后记 32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