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丁韪良与中国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丁韪良与中国
  • 作 者:王文兵著
  • 出 版 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0079233
  • 标注页数:530 页
  • PDF页数:5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48 ≥53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学术史回顾 1

一、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学术界近百年来的研究概况 2

二、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13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7

第一章 家世背景以及青少年时代 21

一、“道”、“学”兼重的传教士世家 21

二、青少年时代:基督教信仰与世俗科学的双重影响 25

第二章 初适中国:丁韪良在宁波(1850—1860)——基督化中国之路的初步探索 31

一、“天道”的传播者 31

二、《天道溯原》:基督教内容与中国主流文化之适应和整合 46

三、丁韪良与太平天国运动 60

四、丁韪良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力与传教 70

第三章 嬗变与转型:世俗化传教方法的形成 85

一、北京传教——世俗化传教方法的初步形成 85

二、“为了获得比街头教堂更大的影响”:翻译《万国公法》与任职同文馆 96

第四章 “由格物而推及造物”——作为同文馆总教习的丁韪良 105

一、作为同文馆总教习的丁韪良(1869—1895) 105

二、同文馆时期丁韪良的“实学”译介:“由格物而推及造物” 117

三、“稍用西术于科场”:欧美之行(1880—1882)与《西学考略》 154

四、清政府的国际法以及外交顾问 169

五、丁韪良主持同文馆之评价 175

第五章 “由格物而推及造物”——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1872—1875) 185

一、同文馆时期丁韪良在北京外人社团组织中的活动 185

二、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91

第六章 世俗与属灵之间——维新运动中的丁韪良 225

一、返美赋闲(1894年5月—1896年底) 225

二、“世俗”与“属灵”之间:从“由格物而推及造物”到“格物以造物为宗论” 229

三、“新学”、“天道”并举以“救时”:丁韪良与《尚贤堂(新学)月报》 237

四、《性学举隅》:“新学”与“天道”的完美结合 269

第七章 从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到湖北仕学院讲友 285

一、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丁韪良人生之巅峰 285

二、丁韪良在义和团运动中 304

三、湖北仕学院的“讲友”:丁韪良在湖北 311

第八章 接触与反应:丁韪良与中国各阶层的交往及其影响 322

一、丁韪良与中国人的交往 322

二、交往者之反应 346

三、“实学”(“新学”)与“天道”之接受略论 361

第九章 文化适应与文化综摄:丁韪良对中国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解释 363

一、丁韪良的汉学研究活动:从美国东方学会会员到北京东方学会会长 364

二、通往基督教文学的桥梁:丁韪良对中国语言、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373

三、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 395

四、文化适应与综摄:基督教与中国固有的宗教与民间文化 413

五、重建与解释:丁韪良的中国历史研究 438

六、基督教文明与中国文明之争:《现实与浪漫中的中国人——评〈一位中国官员的来信〉》 457

第十章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在中国最后的岁月 463

一、向属灵的回归:“开民智,振民俗,其步天测地格物诸学,实不如信归真主” 463

二、暮年之活动:著述、传道 467

三、丁韪良之葬礼 475

结语 479

附录一 丁韪良著述目录 481

附录二 参考书目 520

后记 529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