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包汉毅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0746777
- 标注页数:361 页
- PDF页数:3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9 ≥3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引言 1
1.1一般性问题 1
1.2研究对象、具体问题和研究目标 3
1.3本书结构 8
2 担当翻译学基础的Heinrichs(1998)文化概念 11
2.1担当翻译学基础的文化概念所应当满足的要求 11
2.2研究状况 12
2.3Heinrichs(1998)的文化概念作为理论基础 37
3 翻译学理论基础 46
3.1Koller(2004)的等价要求层级理论 46
3.2文学翻译理论 48
3.3目的论 66
3.4两种根本不同的翻译类型 68
3.5文学翻译应当遵循的文化传递和文化接受原则 70
4 关于语料素材 85
4.1关于作家陆文夫(1928~2005) 85
4.2关于中篇小说《美食家》 87
4.3《美食家》及其德译本作为语料素材的论证 91
5 “熟语”概念的定义 93
5.1德语语言学中Phraseologismus的定义 93
5.2汉语语言学中的“熟语”定义 101
6 熟语中文化信息的析出 121
6.1研究状况 121
6.2 Heinrichs方法 138
6.3 Heinrichs方法应用举例 149
7 文化信息的翻译重要性分析 165
7.1文信1的功能 166
7.2文信2的功能 182
7.3判断文信2同目的语文化的兼容性 199
8 文化信息及其功能在翻译时的保留或缺失 203
8.1熟语翻译方法的研究状况 203
8.2文化信息及其功能在各种翻译方法中的保留或遗失 215
9 基于文化研析的熟语翻译批评 245
9.1无形象鲜活性的熟语 245
9.2有形象鲜活性的熟语 249
9.3结论 263
10 文信2转为显性时的熟语翻译批评 266
10.1转为显性的文信2 266
10.2文信2转为显性时的翻译批评 278
11 结论和展望 288
附件1 语料句子 291
附件2 表格 323
附件3 缩写 338
参考文献 339
Inhaltsangabe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