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旭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3020770
- 标注页数:359 页
- PDF页数:37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2 ≥3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祁太秧歌生成的文化背景 37
第一节 晋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9
第二节 祁太秧歌的形成与发展 63
本章小结 82
第二章 祁太秧歌艺人及其训练 83
第一节 秧歌艺人的社会构成及群体特征 85
第二节 家族传承与村落传承 104
第三节 秧歌自乐班的师承 112
第四节 后续学艺:优秀艺人的产生 128
本章小结 133
第三章 祁太秧歌组织的生存机制及社会功能 135
第一节 “自乐”组织:秧歌表演传统的守望者 138
第二节 私营剧团:秧歌表演传统的发展者 161
本章小结 173
第四章 祁太秧歌的文本特征及其地方文化意义 175
第一节 程式性:秧歌文本的文体特征 178
第二节 秧歌文本的地方文化意义 204
本章小结 214
第五章 祁太秧歌的表演模式及表演情景 217
第一节 秧歌表演框架的设定 221
第二节 “红火”:秧歌表演的诙谐性与狂欢性 233
第三节 表演过程中产生的文本 244
本章小结 267
第六章 祁太秧歌的表演场域 269
第一节 集体性表演场域:节日庆典中的狂欢 273
第二节 家庭表演场域:生活仪礼中的表演 286
第三节 官方建构的表演场域:秧歌发展的外在促进力 309
本章小结 321
结论 323
主要参考文献 329
附录 341
附表一 祁太秧歌舞台题壁 343
附表二 《送丑女》的演出文本与书写文本 346
附表三 主要访谈人简况表 357
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