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俊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5611582
- 标注页数:157 页
- PDF页数:17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0 ≥1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依据 1
1.2研究目标 5
1.3理论依据 7
1.4工作程序 8
第二章 假借研究综述 11
2.1假借的缘起 11
2.2假借是“本无其字”还是“本有其字” 13
2.3对假借“造字”的不同理解 17
2.4“假借字”所记录的意义范围 19
2.5假借是音借、义借还是形借 23
2.6其他 24
第三章 朱骏声其人及《说文通训定声》 28
3.1朱骏声与《说文通训定声》简介 28
3.2《说文通训定声》对假借的研究 34
第四章 朱骏声[叚借]实践概述 39
4.1同声通写字 40
4.2连语 45
4.3托名标识字 56
4.4形况字 64
4.5发声之词、助语之词 69
4.6其他标注 74
第五章 乾部同声通写字 79
5.1考察方法和步骤 79
5.2《定声》乾部对同声通写字材料的具体处理 90
5.3同声通写字单向一对一例考察 94
5.4《定声》乾部[叚借]中几种特殊表述格式 114
5.5《定声》的“本字”和“正字” 130
第六章 结语 137
6.1朱骏声的假借原则 137
6.2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6
主要参考文献 150
后记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