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从庄子到郭象  《庄子》与《庄子注》比较研究
  • 作 者:康中乾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4675
  • 标注页数:382 页
  • PDF页数:39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3 ≥3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第一章 庄子、郭象生平和著作简说 1

第一节 庄子其人其书 1

一、庄子其人 1

二、《庄子》其书 11

第二节 郭象其人及其著作 26

一、郭象其人 26

二、关于郭象的《庄子注》 29

第三节 从《庄子》到《庄子注》——庄子思想在魏晋的兴起 42

一、从道家到新道家 42

二、正始玄学与老学的兴起 47

三、竹林玄学、郭象玄学与庄学的兴起 54

第二章 庄子的“逍遥”与郭象的“内圣外王” 62

第一节 庄子的“逍遥”论 62

一、战国时代 63

二、人生感受 69

三、处世方略 78

四、“逍遥”境界 86

第二节 郭象的“内圣外王”论 94

一、西晋社会 95

二、社会与君主 105

三、社会与“名教” 111

四、社会与“自然” 119

五、“内圣外王之道”(“名教”即“自然”) 127

第三节 关于庄子与郭象的社会人生思想 135

一、庄、郭社会人生思想的时代和社会烙印 137

二、关于庄、郭的社会人生思想 140

第三章 庄子的“道”与郭象的“独化” 161

第一节 庄子“道”论 161

一、道的种类 161

二、“天道”之“道” 165

三、“本根”之“道” 174

四、“逍遥”之“道” 185

第二节 郭象“独化”论 195

一、郭象之前的玄学“无”、“有”论 196

二、郭象对本体问题的自觉运思 208

三、郭象“独化”范畴的内在结构 214

四、郭象“独化”论的思想体系 220

第三节 关于庄子与郭象的本体思想 232

一、庄、郭本体思想的提出目的 234

二、庄、郭本体思想的形式和内容 239

三、庄、郭本体思想的性质和意义 249

第四章 庄子的“齐物”与郭象的“相因” 257

第一节 庄子的“齐物”说 257

一、庄子的“相对”说 257

二、庄子的“齐物”说 274

第二节 郭象的“相因”说 283

一、天地、阴阳等的“对生”说——郭象的“外相因”思想 284

二、“性足”说——郭象的“内相因”思想 290

第三节 郭象“相因”法对庄子“相对一齐物”法的继承与发展 295

第五章 庄子的“忘”与郭象的“玄冥” 300

第一节 庄子的“忘” 300

一、庄子的“坐忘” 300

二、庄子的“道忘” 311

第二节 郭象的“玄冥” 323

一、“无心” 324

二、玄冥之境 331

第三节 郭象“玄冥”思想对庄子“坐忘”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36

结语 从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的历史发展来看庄子和郭象本体思想的历史地位 349

一、先秦哲学与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本体论问题的摊出 353

二、两汉经学与宇宙发生论问题 357

三、魏晋玄学与宇宙本体论问题 362

四、隋唐佛学与心性本体论问题 363

五、宋明理学与伦理学本体论问题 370

主要参考书目 377

索引 379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