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 作 者:袁贵仁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3158829
  • 标注页数:337 页
  • PDF页数:3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7 ≥3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什么是“人学” 1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 4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特质 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9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思想来源 30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40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 48

第二章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53

一、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54

二、人是社会存在物 58

三、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64

四、人是实践存在物 70

第三章 人的本质:劳动与社会关系 74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含义 75

二、劳动是人的类特性 78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83

四、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完整论述 88

第四章 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93

一、主体性与“新唯物主义” 94

二、主体性: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98

三、主体间性:主体和主体的交往 107

四、人性、人的本质和主体性 110

五、人格、人的个性和主体性 119

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主体性 132

第五章 人的需要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139

一、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 140

二、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复合体 145

三、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151

四、需要和生产的辩证法 154

第六章 人的价值及其评价 162

一、人的价值:贡献和满足 162

二、人的价值和劳动 168

三、人的价值和社会关系 170

四、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174

第七章 人的权利与义务 181

一、人权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181

二、对人权的哲学分析和阐释 185

三、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192

第八章 民主及其发展 199

一、民主的最初含义是“人民的权利” 199

二、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与局限性 202

三、社会主义民主是更高类型的民主 206

四、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与民主集中制 209

第九章 平等及其发展 214

一、人的平等:素质和地位 214

二、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和阶级内容 218

三、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分析和批判 221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平等 224

第十章 公正及其意义 230

一、公正是一种“相称”的关系 230

二、公正的理论内涵 233

三、公正的社会意义 238

第十一章 人的自由 244

一、自由观的革命变革 244

二、自由是人的活动状态与境界 249

三、哲学的自由概念与政治自由问题 254

四、自由的基本特性 259

第十二章 人的全面发展 264

一、人的发展和人的本质 264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270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278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285

一、现实性原则 286

二、实践性原则 289

三、主体性原则 292

四、批判性原则 295

五、具体性原则 298

六、综合性原则 302

附录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05

一、人在哲学中的地位 305

二、人的理论的研究历史 307

三、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 310

四、当前人学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 312

附录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17

一、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317

二、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320

三、自觉地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 321

人名与术语索引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3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