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泽龙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2260028
- 标注页数:300 页
- PDF页数:30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9 ≥3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现代诗歌综论 3
近三十年中国现代诗歌史观反思 3
新诗的困惑与选择 15
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 27
《中国新诗总系》的经典意识 38
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 45
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 59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 68
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的回眸 81
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民族化历程的回眸 91
中篇 现代诗学研究 103
“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 103
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内涵论析 117
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音节诗学初探 131
论中国现代意象诗学的发生 141
西方意象诗学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157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诗学 169
论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 179
鲁迅与郭沫若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比较 190
下编 中国现代诗人论 201
论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楚文化意蕴 201
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刍议 209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论 220
论戴望舒诗歌的意象艺术 227
论卞之琳的新智慧诗 238
废名的诗与禅 251
走向融合与开放:艾青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 259
论冯至的《十四行集》 269
论穆旦的诗 277
屠格涅夫与鲁迅散文诗的悲剧美 288
附录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