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
  • 作 者:程宏燕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1607681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3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文化的研究现状 3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思想的研究现状 6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辨析 15

一、文化与科技文化 15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文化观 23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的意义 34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的理论意义 35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研究的实践意义 43

第四节 基本观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

一、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 44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47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历史背景 5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51

一、古希腊时期的科学文化:科学的独立性、非功利性与哲学性 52

二、文艺复兴、17世纪时期的科技文化:科学·人本·实用理性 59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66

一、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科技文化发展现状 66

二、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77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演进轨迹 84

第一节 初步整体性地思考科技与人、社会的关系——以《博士论文》、《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为节点 86

一、萌生唯物辩证、人文情怀的科技文化思想 87

二、人类自身、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解”式的科技文化思想 99

第二节 学理建构和实证探讨整体性科技文化观——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节点 112

一、初步构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技文化观 113

二、实证论证科技与工业及制度、人文三者的整体关联性 126

第三节 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及其文化传播效应——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经济学手稿》为节点 143

一、在世界性交往中探讨科技进步及其文化效应 144

二、在资本范畴下探索科技进步及其文化 153

第四节 基于新自然观和世界文明转型思考科技文化——以《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为节点 161

一、构建了历史的、唯物的、与人类史彼此制约的自然观 161

二、现代科技文化引领世界文明的转型 169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体系 176

第一节 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与劳动实践论 176

一、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整体性理论的发展 176

二、劳动实践过程推动科技文化内容转换 184

第二节 理论主题:文化视域下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196

一、科学理性的极致化发展 196

二、整体性科技文化主题呈现 201

第三节 理论内容:解蔽异化中凸显整体性科技文化思想 211

一、现代科技与人的异化 211

二、现代科技与社会权力化异化 221

三、现代科技与自然界的异化 228

第四节 价值指向:自由发展与和谐生存 232

一、个体进入自由发展境界 233

二、社会进入和谐式发展状态 241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25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对后世科技文化理论的影响 251

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 251

二、对中国共产党领袖科技文化思想的影响 26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对当代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意义 267

一、剖析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及其对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影响 268

二、对中国现代性科技文化理论建设的启示 272

三、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启迪 287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文化观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意义 292

一、消除城乡对立的现状,实践“统筹规划”的科学发展观 292

二、促进社会发展与人民受益,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96

三、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99

结语 303

致谢 305

参考文献 30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