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调查研究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 社会科学
调查研究概论
  • 作 者:鲍吉锐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583279X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8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2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纪念《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发表50周年 1

第一章 调查研究引论 1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 1

二、调查与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2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 3

四、调查研究的层次及相互关系 5

五、调查研究的作用 8

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意义 11

一、调查研究是坚持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11

二、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绝对要求 13

三、调查研究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长期要求 15

四、调查研究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迫切要求 18

第三章 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 20

一、重视调研 优化决策 20

二、多谋善断 深谋远虑 25

三、坚持调查研究 洗刷唯心精神 31

第四章调查研究与信息 37

一、什么是信息 38

二、信息的起源和信息革命 40

三、信息的特征 41

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42

五、信息系统的作用 43

第五章 调研部门的基本任务 48

一、当好“外脑”辅佐“ 内脑” 49

二、当好配角 服务主角 56

三、求真求新 求深求精 62

四、熟知两头 关注外头 69

第六章 调查的分类 75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75

二、宏观调查、中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76

三、专题调查和综合调查 77

四、政策性调查、学术性调查和事务性调查 78

五、热线调查和冷线调查 78

六、战略调查和战术调查 79

第七章调查的准奋工作 80

一、审时度势 选准题目 80

二、明确目的 有的放矢 82

三、选配人员 组织队伍 82

四、学习有关理论 了解相关常识 82

五、收集和研究相关资料 83

六、制定调查计划 编拟调查提纲 83

七、设计有关调查表格 84

八、联系调查对象 通报调查意图 84

第八章 调查的一般方法 85

一、普查法 85

二、典型调查法 86

三、抽样调查法 87

四、会议调查法 90

五、书面调查法 91

六、统计调查法 94

七、个别访问法 95

八、专家调查法 96

九、民意测验法 97

十、观察法 98

第九章 研究的一般方法 101

一、矛盾分析法 101

二、系统分析法 103

三、定性定量分析法 105

四、分析与综合 107

五、抽象与概括 108

六、归纳与演绎 109

七、分类与比较 110

八、因果分析法 111

第十章 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13

一、防止“长官意志”切忌唯命是从 113

二、防止先入为主 克服主观臆断 114

三、防止粗枝大叶 避免笼笼统统 116

四、防止蜻蜓点水 杜绝走马观花 117

五、防止以假乱真 禁忌以虚代实 119

六、防止居高临下 反对装腔作势 120

七、防止手脚不勤 警戒五官不灵 122

八、防止自以为是抛弃轻薄自傲 123

第十一章 调查报告的写作 125

一、调查报告的内涵 126

二、调查报告和一些常见文体的区别 127

三、调查报告的分类 129

四、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129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 129

第十二章调研成果的评价 141

一、调研成果评价的必要性 141

二、调研成果评价的标准 142

三、调研成果评价的一般原则 146

四、调研成果评价的一般程序 146

第十三章 调查研究机构 148

一、调查研究机构产生的必然性 148

二、调查研究机构的分类和设置 149

三、调查研究机构的人员结构 152

第十四章 调研人员的素质要求 156

一、政治素质 156

二、业务素质 158

三、道德素质 161

后记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