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档案学术生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档案学术生态研究
  • 作 者:周林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16013
  • 标注页数:281 页
  • PDF页数:29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4 ≥2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自然生态 2

二、社会生态 3

三、档案学术生态 4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现状评述 7

一、概念的界定 7

二、研究现状评述 8

第二章 意义的追问:档案学术生态研究的价值阐释 14

第一节 档案学术生态研究的学术价值 14

一、实现档案学术可持续发展 15

二、实现档案学术影响力提升 16

三、实现档案学术合理性回归 17

第二节 档案学术生态研究的学科价值 18

一、实现档案学科的科学性发展 19

二、实现档案学科与相关学科无缝链接 20

三、实现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尽快完善 21

第三节 档案学术生态研究的社会价值 22

一、平衡人类的精神生态 23

二、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 24

三、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 26

四、构建完整的记忆生态 28

第三章 视域与理论:档案学术生态研究基点 30

第一节 档案学术的生态学研究视域 31

一、主体与环境的视域 31

二、遗传与变异的视域 34

三、平衡与失衡的视域 36

第二节 档案学术的生态学研究理论依据 38

一、耗散结构理论 38

二、角色理论 41

三、知识分子理论 43

第四章 舞台与角色:档案学人的身份与生存境域 45

第一节 国家、社会与档案学人的身份变迁 46

一、社会地位:从左膀右臂到边缘学者 49

二、学术使命:由存史到知识的创造 54

第二节 生存、学术与档案学人的摇摆学术人生 58

一、档案学人犹豫的学科情怀 60

二、档案学人彷徨的学术路线 65

第三节 职业、认同与档案学人的求知之路 71

一、档案学人求知路上的尴尬 72

二、档案学人求职路上的麻烦 77

第四节 信仰、理性与档案学人的政治情怀 79

一、档案学出现的政治因素及学术中的政治情结 81

二、信仰与理性:谁应成为档案学人行为的准绳 83

第五章 致知与致用:档案学术研究路在何方 93

第一节 档案学术的意义及其价值判断标准 94

一、“学”与“术”的关系解析 94

二、档案学术研究背后的意义 98

三、档案学术研究的合理性判断 100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学术精神与守土有责的学术碰撞 102

一、体制外:象牙塔中的学术精神 104

二、体制内:困惑的守土有责情怀 110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坚守家园与开疆拓土的学术博弈 114

一、传统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夯实意义 115

二、新兴应用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及价值意义 137

第六章 牵引或制约:档案学术环境的两种功效 148

第一节 学术创新环境:档案学术进步中的烦恼 148

一、学术创新资助现状及其对档案学术的影响 149

二、学术创新动力因素及其对档案学术的影响 155

第二节 学术发表环境:档案学术载体边缘化下的尴尬 162

一、档案学类期刊现状分析 164

二、档案学类期刊生存境域及其对档案学术的影响 174

第三节 学术评价环境:档案学术认同中的失落 178

一、学术成果评奖制度现状及其对档案学术发展的影响 179

二、学术成果评价工具现状及其对档案学术发展的影响 182

第四节 学术评论环境:档案学术成熟中的困惑 189

一、档案学术评论理论认知与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 190

二、档案学术评论现状对档案学术发展的影响 199

第五节 学术学科环境:档案学术成长中的迷茫 202

一、档案学术相关学科认识与发展现状 202

二、档案学术学科环境对档案学术发展的影响 206

第七章 耦合环进:构建良性的档案学术生态 211

第一节 风起于青萍之末:档案学术环境须防微杜渐 211

一、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档案学术失范现象 211

二、保持高度的警惕意识,维护档案学术生存空间 214

第二节 研究者主体意识:档案学术理性发展的关键 218

一、档案学术研究者的学术反思意识 218

二、档案学术研究者的理论创新意识 223

三、档案学术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226

四、档案学术研究者的学术信仰意识 228

第三节 抽象与具体融合:螺旋上升的档案学术路径 232

一、档案学术研究中具体的抽象 233

二、档案学术研究中抽象的具体 237

第四节 良好的学术文化:档案学术持续发展的根基 240

一、档案学术文化的内容建构 241

二、档案学术文化的功能解读 248

第五节 科学的学术评论:档案学术健康发展的良药 252

一、坚持正确的档案学术评论理念 253

二、提供丰富的档案学术评论园地 254

三、开展多样的档案学术评论形式 255

四、培养优秀的档案学术评论人才 256

结束语 257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80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