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
  • 作 者:陈炜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7520887
  • 标注页数:439 页
  • PDF页数:46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3 ≥4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探寻边疆民族地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 1

一 研究的缘起 1

二 成绩与问题:本课题相关主题研究的回顾与本书的突破点 8

(一)关于近代区域城市史的研究 8

(二)关于近代商业网络的研究 16

(三)关于边疆民族经济史的研究 21

三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33

四 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40

第一章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构建的历史基础 43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中广西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43

第二节 清中前期广西境内的商人 53

一 粤商 54

二 湘商 59

三 赣商 61

四 闽商 62

五 其他地方商人 63

第三节 清中前期广西城镇商业经济的繁荣 66

一 清初城镇的重建 66

二 城镇商业经济的渐趋繁荣 68

三 圩镇的普遍兴起 75

第四节 内向型经济格局下的广西城镇商业网络 80

一 湘江—桂江流域城镇商业网络 88

二 浔江—郁江流域城镇商业网络 91

三 红水河—柳江流域城镇商业网络 94

四 左右江—邕江流域城镇商业网络 97

第二章 广西城镇商业网络近代嬗变的动因与条件 104

第一节 口岸开放与内外贸易的扩展 104

第二节 城镇商业发展的新趋向 112

一 城镇新兴的商业行业 113

二 城镇专业街市的出现 123

第三节 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城镇市场网络体系格局的形成 126

一 各级城镇市场的不断发展 127

二 以梧州为中心的城镇商业市场网络体系格局的形成 135

第三章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的结构、运行机制与人文特征 146

第一节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46

一 网络的节点:各级城镇市场 149

二 网络节点间的连线:商路 159

三 网络的经营者:商人及其经济实体 171

四 网络经营者的聚散点:会馆、商会等商人组织 182

第二节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的运行机制 192

第三节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的人文特征:社会人际关系 220

一 社会人际关系与近代广西城镇商人经营网络的构建与扩张 222

二 近代广西城镇商人与少数民族间的族际关系 242

第四章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与各民族经济成长空间的发展 248

第一节 城镇市场:区域民族经济交往与融合的核心场域 249

一 圩镇为各民族间经济交往与融合提供了固定场地 251

二 圩镇是周边少数民族获取生产技术、资金和信息的重要场所 256

三 圩镇发展与少数民族生产—消费体系的变化:由封闭走向开放 261

第二节 商人与近代民族地区农家经济的衍变 266

一 商人与少数民族农户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扩大 268

二 商人与少数民族农家非农经济的成长 274

三 商人资本支配下的农家生产经营方式 284

第三节 商人组织与近代广西城乡经济的发展 292

一 近代广西城镇商人组织及其网络结构 292

二 商人组织及其网络与近代广西城镇经济的发展 304

三 商人组织及其网络与近代广西乡村经济的进步 324

第五章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在珠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34

第一节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在两广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 335

一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 336

二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建构与发展中的“广东经济因素” 350

第二节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在广东与滇黔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 361

第六章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演化的长视角:历史的反思 373

第一节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373

一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 373

二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 378

三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畸形发展 382

四 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发展的依附性 387

第二节 走出历史的藩篱——推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开发的若干思路 391

主要参考文献 413

后记 437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