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4126297
- 标注页数:219 页
- PDF页数:23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0 ≥2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2 我国现阶段分配思想演变分析 8
3 国内外分配理论研究综述 14
3.1 分配思想的演化与主要分配理论综述 14
3.1.1 农业社会过渡期的分配思想 15
3.1.2 工业社会起步期的分配思想 17
3.1.3 工业社会发展期的分配思想 20
3.1.4 工业社会成熟期的分配思想 28
3.1.5 工业社会过渡期的分配理论 30
3.1.6 现有分配理论的不完备性 33
3.1.7 西方经济学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主要观点 35
3.2 国内分配理论研究综述 39
3.2.1 关于分配的基础理论研究简述 39
3.2.2 关于我国分配体制研究简述 44
3.2.3 对国内学者“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理论研究主要观点的辨析 48
4 基于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积极分配的理论及机制研究 55
4.1 生产要素内涵界定 56
4.1.1 现有生产要素的内涵 56
4.1.2 完全生产要素内涵的界定 62
4.2 完全生产要素的构成研究 66
4.2.1 现有关于生产要素构成的研究概述 66
4.2.2 完全生产要素的产权主体 70
4.2.3 基于产权主体的完全生产要素的构成 74
4.3 经济性生产要素价值活动性分析 81
4.4 基于产权主体的完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 87
4.4.1 完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形式 87
4.4.2 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实现路径 91
4.4.3 非经济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实现路径 102
4.4.4 基于主体的完全生产要素收益形式的总结 115
4.5 经济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周期研究 117
4.6 经济性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测度研究 125
4.7 基于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分配理论与经典中外分配理论的比较 137
5 基于积极管理视角的江苏省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158
5.1 江苏省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158
5.1.1 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分析 158
5.1.2 劳动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变动情况 160
5.1.3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与物价指数对比分析 162
5.1.4 工资差距分析 163
5.2 对典型经济组织的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168
5.2.1 一般制造型经济组织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169
5.2.2 资源型经济组织收入分配实践的审视 177
6 促进政府积极管理实现分配公平的对策建议 191
6.1 建立完全生产要素产权主体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保证体系 191
6.2 建立基于生产要素全周期价值贡献的生成价值核算体系 193
6.3 建立规制要素市场价格(租金)体系 195
6.4 建立资源型经济组织资源完全成本补偿体系 198
6.5 建立矿产资源出让收益的产权主体回归分配制度 201
6.6 建立活性要素参与增殖价值分配的制度体系 202
6.7 建立基于过程的活性要素贡献价值的核算体系 203
6.8 建立社会规制劳动的收益基准体系 204
6.9 实现积极分配的财政分配体系改革 206
6.10 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统计指标体系 208
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