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华诗词普及丛书  中国诗学举要
  • 作 者:易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6834001
  • 标注页数:296 页
  • PDF页数:3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9 ≥2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引言 1

一、诗与诗的分类 3

楚辞以前的诗歌 5

楚辞 11

乐府 16

歌行 23

古风 27

新诗 31

二、汉诗的韵律 45

十三辙、十四韵、十九韵与汉语拼音韵母 47

新韵常用字 50

平水韵常用字 56

词韵常用字 68

入声字表 71

三、汉诗的对仗 76

汉语常用字词分类 77

汉语常用雅词别称 79

学对歌诀 85

笠翁对韵 89

四、绝句 116

五绝 116

七绝 118

古绝 121

五、律诗 124

五律 126

七律 128

排律 132

六、词 135

十六字令(以下小令) 137

捣练子 138

渔歌子 138

忆江南 139

杨柳枝 139

阳关曲 139

浪淘沙 140

水调歌 140

天净沙 140

忆王孙 141

如梦令 141

长相思 142

生查子 142

点绛唇 142

浣溪沙 143

巫山一段云 144

诉衷情 144

菩萨蛮 145

采桑子 145

卜算子 146

后庭花 147

减字木兰花 147

忆秦娥 148

清平乐 148

武陵春 149

桃源忆故人 150

西江月 150

南歌子 151

醉花阴 151

浪淘沙令 152

鹧鸪天 152

玉楼春 153

虞美人 154

南乡子 154

鹊桥仙 155

踏莎行 155

蝶恋花(以下中调) 156

一剪梅 157

钗头凤 157

破阵子 158

渔家傲 158

定风波 159

青玉案 159

江城子 160

苏幕遮 160

青杏儿 161

醉春风 161

行香子 161

解佩令 162

谢池春 162

千秋岁 163

甘露歌 163

粉蝶儿 164

风入松 164

春草碧 164

祝英台近 165

御街行 165

洞仙歌 166

踏青游 166

鹤冲天 167

醉翁操(以下长调) 167

满江红 168

水调歌头 169

声声慢 170

念奴娇 170

桂枝香 172

水龙吟 172

永遇乐 173

沁园春 174

贺新郎 174

摸鱼儿 175

兰陵王 176

六州歌头 176

宝鼎现 177

三台 178

莺啼序 179

七、曲 181

【正宫】端正好 182

【正宫】醉太平 182

【正宫】叨叨令 182

【正宫】小梁州 183

【正宫】迎仙客 183

【黄钟】人月圆 183

【黄钟】刮地风 184

【黄钟】醉花阴 184

【仙吕】寄生草 185

【仙吕】醉中天 185

【仙吕】一半儿 185

【仙吕】后庭花 186

【中吕】山坡羊 186

【中吕】喜春来 186

【中吕】朝天子 187

【中吕】满庭芳 187

【中吕】红绣鞋 187

【中吕】卖花声 187

【南吕】四块玉 188

【南吕】金字经 188

【南吕】玉交枝 188

【双调】沉醉东风 189

【双调】庆东原 189

【双调】得胜乐 189

【双调】水仙子 189

【双调】落梅风 190

【双调】折桂令 190

【双调】驻马听 190

【双调】风入松 191

【双调】清江引 191

【越调】小桃红 191

【越调】凭栏人 191

【商调】梧叶儿 192

【商调】挂金索 192

【小石调】青杏子 192

八、对联 193

单句联 194

复句联 195

对联范例 196

古今妙联分韵集锦 209

九、诗词创作 236

学诗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236

学诗须多师,学古须忘古 237

诗写性情,以真切为要,以有我为高 239

情由景生,景由情移 242

诗以意为主,意要新,语要工 243

诗求言外之意,须隽永而有寄托 245

诗贵含蓄,当直则直,当曲则曲 246

诗可雄奇沉着,亦可自然平淡 247

诗之格调、押韵与意境 249

诗之起句、转承与结尾 251

诗之比兴、用典与对仗 252

诗之炼字、俗语与警句 254

词以境界为最上,以真情为根基 256

诗言志,要有远见卓识和大胸襟 259

诗不在乎新旧,关键在内容,主旨是抒情 261

诗词要典雅,要体正、志远、气雄、韵隽,要得江山之助 263

诗词之道在妙悟 264

诗词创作: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265

十、“诗病”救治与诗学门径 270

十一、诗词创作当随时代 278

十二、诗词的改革创新 286

后记 29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