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西逻辑的邂逅  1910年前传入中国的西方逻辑及其影响
  • 作 者:邱娅著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1237699
  • 标注页数:240 页
  • PDF页数:2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5 ≥2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研究对象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

研究的内容 12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17

第一章 前期西方逻辑传入的背景、过程与主要内容 19

第一节 前期传入的背景与代表人物 19

1.1.1中国社会背景 20

1.1.2中国学术背景 21

1.1.3代表人物 23

第二节 前期传入的过程 29

1.2.1 1607年《几何原本》 31

1.2.2 1623年《西学凡》 33

1.2.3 1631年《名理探》 36

1.2.4 1683年《穷理学》 37

第三节 前期传入的主要内容 38

1.3.1利玛窦与徐光启的《几何原本》 38

1.3.2李之藻与傅汎际的《名理探》 42

1.3.3南怀仁的《穷理学》 49

1.3.4前期的其他西学逻辑内容介绍 54

1.3.5总体评价 57

第二章后期西方逻辑传入的背景、过程与途径 59

第一节 后期传入的背景与代表人物 60

2.1.1中国社会背景 60

2.1.2中国学术背景 62

2.1.3代表人物 63

第二节 后期传入的过程 74

第三节 后期的传入途径 81

2.3.1译自英文的途径 81

2.3.2译自日文的途径 82

2.3.3自编的著作、教材 83

2.3.4通过墨子研究传播的逻辑观念与方法 85

第三章 后期西方逻辑传入的主要内容 86

第一节 译自英文途径的主要内容 87

3.1.1穆勒的《逻辑体系》 87

3.1.2耶方斯的《逻辑基础教程》 100

3.1.3耶方斯的《逻辑初级读本》 114

第二节 译自日文途径的主要内容 128

3.2.1十时弥的《论理学纲要》 128

3.2.2大西祝的《论理学》 129

3.2.3高岛平三郎的《论理学》和《论理学教科书》 132

第三节 自编译著作的主要内容 144

3.3.1韩述祖编纂的《论理学》 144

3.3.2韩述祖《论理学》的内容 146

3.3.3韩述祖《论理学》的特点 149

第四节 梁启超的《墨子之论理学》 151

第五节 后期西方逻辑传入的评价 153

3.5.1对传播者的思想评价 154

3.5.2对不同途径传入的逻辑知识的评价 164

第四章1910年前传入中国西方逻辑的特点及其影响 168

第一节1910年以前传入中国西方逻辑的特点 168

4.1.1后期西方逻辑的传入途径由英国转入日本的原因 168

4.1.2 1910年以前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特点 171

第二节1910年前传入中国西方逻辑的影响 173

4.2.1系统而广泛地传播了西方传统逻辑的知识体系 173

4.2.2初步规范了传入中国的逻辑知识的基本术语 174

4.2.3奠定了逻辑教学体系的基础 176

4.2.4开启了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179

第三节20世纪的中国逻辑思想研究 194

4.3.1初期(1910年后至20世纪30年代) 195

4.3.2深入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198

4.3.3总结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201

4.3.4反思期(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 207

4.3.5本文对中国逻辑思想研究的几点认识 219

结语 223

参考文献 226

后记 23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