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医名言启示录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中医名言启示录
  • 作 者:王玉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9158197
  • 标注页数:194 页
  • PDF页数:20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5 ≥1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脏腑气血津液类 1

论“肺朝百脉” 1

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3

论“留有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6

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

论“胃不和则卧不安” 11

论“诸气者,皆属于肺” 13

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 16

论“斑属血,疹属气” 18

论“气血凝滞,结而为痰” 21

验齿龈“阳血安胃,阴血救肾” 26

论“温热在中焦多阳明,湿温在中焦多太阴” 27

二、病因病机类 30

论“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30

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32

论“人生诸病,多生于郁” 36

论“六气都从火化” 38

论“肝体阴用阳” 40

论“风为百病之长” 42

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45

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50

论“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 51

三、治疗原则类 55

论“异病同治” 55

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56

论“邪祛正自安”用于出血证 58

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60

论“甘温除大热” 61

论“逆流挽舟” 64

论“湿热治肺” 65

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68

论“见痰休治痰” 70

论“见血休治血” 75

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 78

论“上燥治气,下燥治血” 79

论“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82

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84

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85

论“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89

论“湿滞阳明,宜用辛开” 91

论“治痿独取阳明” 92

四、养生治未病类 94

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94

论“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 99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00

论“冬病夏治” 103

论“不治已病治未病” 106

论“先安未受邪之地” 109

论“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113

论“五味所伤” 115

五、温病伤寒类 118

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118

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20

论“在卫,汗之可也” 123

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127

论“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 129

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 132

论治温邪“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136

论“温病不兼湿者,忌刚喜柔……” 139

论“风挟温热而燥生” 141

论“夏暑发自阳明” 143

论“暑必兼湿,伤气” 145

论“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甘酸敛,不必用下” 147

论“治中暑者,必以清心” 149

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150

论“伤寒多感太阳,温病多起阳明” 152

论“伤寒解以发汗,时疫解以战汗” 154

论“伤寒救其阳,温病救其阴” 157

论“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 159

论“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 162

论“热病救阴易,通阳最难” 164

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 166

论“疫证之痰,皆属于热” 169

六、中药方剂类 171

论“细辛不过钱” 171

论“柴胡劫肝阴” 172

论“甘草调和众药” 174

论“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177

论“酸甘化阴”法 178

论“酸苦涌泄为阴” 182

论“辛开苦降” 184

论“辛散之剂,佐用甘酸” 187

论“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89

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19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