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 作 者:石瑛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278184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绪论 1

1 大型藻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2 泉溪大型藻类研究现状 2

2.1 国外泉溪大型藻类研究现状 3

2.2 国内泉溪大型藻类研究现状 5

3 我国泉溪大型藻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3.1 我国泉溪大型藻类研究的意义 5

3.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6

第二章 娘子关泉域自然概况及研究区域和方法 7

1 娘子关泉域自然地理概况 7

1.1 地理位置 8

1.2 气象 8

1.3 水质 8

2 研究方法 8

2.1 采集点概况 8

2.2 采集方法 9

2.3 标本的保存 9

2.4 硅藻的制片 10

2.5 标本的鉴定 10

2.6 生物量测定 10

2.7 水体理化因子的检测 10

3 标本采集记录 11

第三章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的组成 19

1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 19

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的分布区域 20

2.1 蓝藻门Cyanophyta 20

2.2 黄藻门 28

2.3 绿藻门 29

2.4 轮藻门 47

2.5 红藻门 49

2.6 硅藻门 53

3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 55

第四章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的主要群落类型和分布特点 57

1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的主要群落类型 57

1.1 刚毛藻+红毛菜群落 57

1.2 串珠藻群落 57

1.3 刚毛藻+弯枝藻群落 57

1.4 毛枝藻+羽枝藻群落 57

1.5 轮藻群落 58

1.6 无隔藻群落 58

1.7 水绵+微孢藻群落 58

1.8 刚毛藻群落 58

1.9 颤藻群落 58

1.10 奥杜藻群落 58

1.11 席藻+鞘丝藻群落 58

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的平面分布特点 59

2.1 娘子关泉域不同采集点大型藻类的组成 59

2.2 娘子关泉域不同采集点大型藻类的分布特点 59

3 讨论 77

3.1 不同小生境的差异造成种类数分布的不平衡 77

3.2 物种适应性的差异造成其分布范围的差异 77

第五章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78

1 调查区域和方法 78

1.1 研究区域概况 78

1.2 研究方法 79

1.3 数据分析 79

2 结果与分析 79

2.1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组成和分布 79

2.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的生物多样性 95

3 讨论 99

3.1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99

3.2 不同采集点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99

3.3 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100

第六章 环境因子对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生长的影响 101

1 调查区域和方法 101

1.1 研究方法 101

1.2 数据分析 101

2 结果与分析 102

2.1 环境因子的特征 102

2.2 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109

2.3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主要群落的CCA分析 120

3 讨论 136

3.1 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讨论 136

3.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主要群落的CCA分析讨论 137

第七章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附生藻的研究 139

1 材料和方法 139

1.1 研究区域概况 139

1.2 附生藻类的采集和处理 139

1.3 统计分析 139

2研究结果 139

2.1 附生藻类的组成 139

2.2 附生藻类的季节性变化 141

3 讨论 141

第八章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的生存危机及保护对策 153

1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的生存危机 153

1.1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不同年度的比较 153

1.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植物减少的主要原因 154

2 娘子关泉域大型藻类的保护对策 156

2.1 加强泉溪大型藻类的基础性研究 156

2.2 模拟自然环境,进行人工培养的研究 156

2.3 限制地下水的开采,保证生存环境中足够的水源 156

2.4 限制污水的排放,保证生存环境的水质 157

2.5 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管理和保护 157

3 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158

参考文献 159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