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蒋尉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747957
- 标注页数:233 页
- PDF页数:26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3 ≥2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机制 1
第一节 关于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理论模型评述 2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对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扩展) 9
第二章 欧洲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15
第一节 决定因素:技术进步 15
第二节 供给能力:农业技术进步 22
第三节 吸纳能力:非农产业的发展 41
第四节 挤出效应: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演变 49
第五节 社会容量因素: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54
第六节 制度因素:政府治理的必要介人 59
第三章 欧洲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共性与趋势 65
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人口的变化 65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共性与趋势 70
第四章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病:症结及其缓解 95
第一节 失业问题:吸纳能力与释放能力的非对称性 96
第二节 社会失衡问题 112
第三节 劳工住房问题 148
第五章 从过去到未来:欧洲的经验是否对症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 155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是否适用于中国? 155
第二节 欧洲“效率与公平”的跷跷板——德国案例的启示 167
第三节 去中心化——缓解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196
第四节 德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制度基因与借鉴 205
结论 213
参考文献 217
索引 227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