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国时期西南大区区划演进研究
  • 作 者:林文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10113524
  • 标注页数:406 页
  • PDF页数:4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6 ≥4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内容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内容 8

三、研究思路 12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15

一、目前学界对“西南”的认识 15

二、大区研究综述 25

三、语言学、文化学视野下的方位词研究 31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34

一、学术意义 34

二、现实启示 36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运用 38

一、研究方法 38

二、资料运用的说明 39

第二章 近代以来我国的地理分区 47

第一节 影响我国大区划分的地理基础 47

一、我国的地形与地貌 47

二、影响大区划分的自然地理界线 52

第二节 内边分野下的大区表达 57

一、清代以来的内边分野 57

二、内边分野下的“四隅”分区 66

三、内边分野下的流域分区 79

四、西南与华中、华南的范围交错 86

第三章 抗战前的地域格局与西南范围 98

第一节 传统时期西南大区的演进 98

一、西南夷、南中及西南道行台 98

二、元明清时期两湖、两广的大区归属 102

三、清末民初西南大区范围认识的变化 109

第二节 地域政治视野下的“西南” 112

一、民初政治态势下的“西南”概念 112

二、“西南六省”说的兴起 116

三、西南政务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管辖范围 122

第三节 地理基础、交通格局与西南大区演进 130

一、西南范围认定的地理基础 130

二、贯通“三沿”地带的省际交通格局 133

三、滇越铁路与桂越境外交通线 137

四、西南铁路建设计划体现的区域内联性 141

五、西南弧:“内联外拓”的地域政治结构 145

第四节 “西南一隅”与“西南半壁” 151

一、“西南”一词的两层含义 151

二、民国时期“西南”双指向功能的呈现 154

三、“西南半壁”的形成 160

第四章 抗战以来西南大区的演进 180

第一节 纷呈杂说的“西南” 180

一、多种范围说的呈现 180

二、主要意见评述 183

第二节 大后方战略主导下的西南空间分层 187

一、抗战大后方战略中的地域设计 188

二、西南范围界定的“大”与“小” 191

三、中心与外卫:西南界定的空间分层说兴起 195

四、“大西南”与“小西南”的提出及其内涵 199

第三节 地域格局变化与西南范围界定 202

一、1930年以来地域格局的变化 203

二、广东、湖南二省淡出“西南” 212

三、广西与“西南”的区域关系变化 215

四、西康、西藏:大区归属认识的转向 216

五、从流域到高地:西南与华中、华南的“分家” 225

第四节 政治大区的确立与现代西南范围的形成 231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西南军政长官公署 231

二、西南大行政区的设置及其管辖范围 237

三、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的“西南” 243

第五章 样本分析:西南大区演进研究的一项尝试 268

第一节 关于样本的说明 269

一、样本的来源与类别 269

二、样本缺陷与统计分期 270

第二节 各省西南认定率的纵比分析 273

一、各省西南认定率的全时段比较 273

二、各省西南认定率的阶段性变化比较 276

三、由纵比分析推拟西南范围及其变化 280

第三节 横向分析西南范围认定及其变化 282

一、16种西南范围说的总体比较 282

二、四种主流意见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内在关系 287

第四节 从多语境角度看西南范围认定与变化 291

一、样本的语境分析方法 291

二、多语境下各省西南认定率的纵比分析 293

三、多语境下西南范围的推拟与实际结果比较 301

结语 306

附录 312

附录1 清末至民国时期125种论著反映的西南空间范围统计表 312

附录2 近代以来关于西南范围界定的主要意见 326

附录3 民国时期以“西南”命名的机构地域分布表 347

附录4 民国时期以“西南”命名的刊物地域分布表 354

附录5 清末以来“西南”相关省、区、市政区调整略述 358

参考文献 369

后记 404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