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明军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3321239
- 标注页数:439 页
- PDF页数:45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0 ≥4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文统、道统与政统: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政策和文学精神 1
一 康雍乾时期文化政策之转变与儒理治世政策之确立 3
二 从理学到朴学的学风转变及其思想史意义 6
三 儒学复兴与风雅诗学的复兴和变异 10
第一章 困惑与仿徨:明清之际士人的人生际遇和文化选择 23
一 “归儒”与“惊隐,,:遗民诗人文化选择困境的文学呈现 23
二 “忠恕”与“忠义”:金圣叹才子心态的文化意义 33
三 适意人生与娱乐至上:李渔的人生选择和文学思想 44
第二章 回归风雅:儒家诗学体系重构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意义 59
一 王夫之的道统观与比兴诗学的文化意义 59
二 名教与性情:顾炎武的“天下”观及其学术思想体系内的诗学观点 75
三 “理欲合一”与“情至之情”:黄宗羲的社会理想和文学思想 85
四 “灵心”和“世运”:钱谦益的人生际遇与儒家诗学体系之形成 97
五 叶燮:儒家诗学体系重建之完成 122
第三章 “雅正”:康雍之际的文化政策与文学规范之确立 133
一 康熙朝文治政策之确立与士风、文风之转变 133
二 “习行之学”与“六艺之教”:颜元学术思想的时代意义和文学表现 150
三 神韵:顺康之际时代情绪的文学表现 169
四 醇雅: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朱彝尊诗词风格转变的典型意义 197
五 “文统”与“道统”:方苞古文理论生成的文化背景和时代际遇 217
六 “文运”与“世运”:《南山集》案与戴名世人生悲剧的文化内涵 227
七 出处之间:查慎行的人生际遇与诗风转变 242
第四章 江湖和庙堂之间:乾隆时期文人群体之分化与风雅文学观之变异 253
一 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与士风、学风、文风之转变 253
二 通经与明道:戴震学术思想体系内的文学观念 270
三 以文传道:姚鼐古文理论的学术环境与文学传承 282
四 “不平则鸣”与“神”、“气”、“奇”、“变”:刘大概的身世遭遇与特异文学思想之形成 296
五 格调:沈德潜在政教和诗教之间的周旋 303
六 厉鹗:个体生存、江湖心态与文学表现 317
七 性灵:袁枚人生选择的文学表现与意义 330
八 “达我心曲”:清代中叶通俗小说的情志表现与小说观念的鼎新 362
九 “风人之致”与“案头文章”:清代前中期戏剧的雅化历程 381
十 激楚苍凉变骚音:黄景仁诗歌的文化意义与清代风雅诗学复兴的终结 401
结论 文学在政治社会中的另类生存 422
参考文献 424
后记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