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52002577
- 标注页数:207 页
- PDF页数:21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2 ≥20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清初学风转轨的孟学回响 1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6
第一章 反思理学与清初孟学研究 12
一、反思理学:清初孟学研究的学术语境 13
二、“经学附庸”与“义理阐发”:清初孟学研究的两种路径 26
三、由“尊德性”而“道问学”:清初孟学研究的学风趋向 36
第二章 理想与现实:清初孟学研究中的人性论 48
一、善恶之辨:清初人性善恶的新诠释 49
二、由内而外:清初人性论转变的倾向 62
三、弃虚蹈实:清初人性论折射的学风特点 73
第三章 自律与他律:清初孟学研究中的情欲论 81
一、直面与思考:清初学界对情欲的理解 82
二、践履与重礼:把握情欲正当性的两个面向 98
三、阳孟与阴荀:清初情欲论中的荀学因子 110
第四章 清初孟学研究中的荀学理路 120
一、重“学”与荀子的劝学思想 121
二、道德之“实”论与荀子的重礼思想 130
三、“以礼代理”:清初孟学研究中荀学理路的彰显 143
第五章“道问学”的确立与流衍:从戴震到焦循 154
一、继往开来: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 155
二、戴学精神的传承:知识与制度 171
三、戴学方法的流衍:焦循的《孟子正义》 181
结语 196
主要参考文献 201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