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建军,朱金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3870323
- 标注页数:168 页
- PDF页数:17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8 ≥1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气象因子观测 1
1.1 降水观测 1
1.1.1 降雨观测 2
1.1.2 平均降雨量的计算 10
1.1.3 林内降雨的测定 13
1.1.4 树干流的测定 17
1.1.5 林冠截留量的计算 22
1.1.6 降雪观测 23
1.2 空气温度、湿度观测 28
1.2.1 干湿球温度表 28
1.2.2 通风干湿表 30
1.2.3 自记温度湿度计 31
1.3 风速风向观测 33
1.3.1 人工观测 34
1.3.2 自动观测 35
1.4 蒸发量的测定 38
1.4.1 小型蒸发器 38
1.4.2 E601B型蒸发器 39
第2章 植被因子观测 42
2.1 植被调查方法 42
2.1.1 样方调查 42
2.1.2 样带调查 44
2.1.3 样线调查 44
2.2 植被调查指标 44
2.2.1 植被类型 44
2.2.2 植物群落的命名 45
2.2.3 郁闭度 45
2.2.4 密度 45
2.2.5 盖度 46
2.2.6 高度和胸径(地径) 47
2.2.7 频度 48
2.2.8 生物量 48
2.2.9 枯落物 51
2.2.10 叶面积指数 57
第3章 土壤因子观测 60
3.1 土壤类型 60
3.2 土壤比重与容重的测定 62
3.2.1 土壤比重测定 62
3.2.2 土壤容重测定 63
3.3 土壤孔隙度测定 64
3.4 土壤入渗测定 66
3.4.1 双环入渗法 67
3.4.2 室内定水头法 68
3.5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72
3.5.1 烘干法 72
3.5.2 中子仪法 73
3.5.3 时域反射仪法(TDR法) 75
3.5.4 频域反射仪法(FDR法) 78
3.6 土壤抗蚀性测定 80
3.6.1 雨滴击溅侵蚀量的测定 80
3.6.2 土壤崩解速率 82
3.6.3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85
3.7 土壤抗冲性测定 87
3.7.1 原状土冲刷法 88
3.7.2 野外实地冲刷法 89
3.8 地表糙度的测定 90
第4章 坡面水土流失量观测 93
4.1 径流小区数量的确定 93
4.2 径流小区的选择 95
4.3 径流小区的勘查 95
4.3.1 地形测量 95
4.3.2 基岩、土壤特性调查 96
4.3.3 植被调查 96
4.4 径流小区的设计和布设 97
4.4.1 径流小区的大小和形状 97
4.4.2 径流小区的组成 98
4.5 径流量、泥沙量的测定 99
4.5.1 体积法 100
4.5.2 堰箱法 102
4.6 坡面水土流失的简易测定 106
4.6.1 坡面面蚀的简易测定 106
4.6.2 坡面沟蚀的简易测定 108
第5章 小流域水土流失量观测 111
5.1 观测流域的选择及观测断面的选取 111
5.1.1 观测流域的选择 111
5.1.2 观测断面的选取 112
5.2 观测流域的调查与分析 112
5.3 径流量与泥沙量的观测 113
5.3.1 断面法测流 114
5.3.2 量水建筑物测流 120
5.3.3 输沙量的测定 131
第6章 风蚀观测 140
6.1 风蚀量的观测 140
6.1.1 插钎法 140
6.1.2 风蚀桥法 143
6.2 风沙输移量的观测 145
6.2.1 固定式集沙仪 145
6.2.2 自动旋转式集沙仪 146
6.3 大气降尘量的观测 149
6.4 移动沙丘的观测 151
6.4.1 插钎法 151
6.4.2 经纬仪法 151
第7章 重力侵蚀观测 153
7.1 泻溜观测 153
7.2 陷穴观测 155
7.3 崩塌观测 158
7.3.1 直接测定堆积物的体积 158
7.3.2 测定崩塌发生后坡面地形变化 160
7.4 滑坡观测 162
7.4.1 经纬仪法 163
7.4.2 位移计法 163
参考文献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