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银幕上的乡土中国  十七年  1949-1966  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民俗与日常生活方式研究
  • 作 者:李焕征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5507069
  • 标注页数:301 页
  • PDF页数:31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7 ≥3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乡土中国再发现——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构想 2

一、农村的界定与中国乡土文学的传统 2

二、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历史与现实 8

三、从民俗、日常生活到电影研究 18

四、关于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研究的新构想 24

第二章 新风俗与旧风俗 38

第一节 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传统民俗 39

一、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乡村地理与民居环境 39

二、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传统民俗分类 47

三、从《祝福》看中国的旧风俗 56

第二节 作为社会时尚的移风易俗及其电影表现方式 62

一、关注家庭伦理与日常生活的中国电影传统 62

二、作为社会时尚的移风易俗及其表现 65

三、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民俗与意识形态要素的互动关系 70

第三节 个案研究:《小二黑结婚》 85

一、“赵树理方向”和赵树理问题 85

二、变与不变:《小二黑结婚》的电影改编 92

第三章 民间传说与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传统叙事母题 104

第一节 民间传说是怎样进入十七年电影的 104

一、传说中的神神鬼鬼与民间信仰 106

二、民间传说进入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的历程 109

三、民间叙事的“母题”研究 114

第二节 中国传统叙事母题与十七年农村电影 117

一、爱情传说:进入电影的中国传统叙事母题之一 118

二、神怪传说:进入电影的中国传统叙事母题之二 122

三、复仇故事:进入电影的中国传统叙事母题之三 126

四、家族母题:进入电影的中国传统叙事母题之四 129

第三节 个案研究:《白毛女》 133

一、《白毛女》:从民间传说走向舞台和银幕 133

二、电影《白毛女》的复合母题:复仇、革命与爱情 144

三、电影《白毛女》的影像叙事 148

第四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与乡土社会的重构 156

第一节 乡土社会的革命转换 156

一、现代性的引入与乡土中国的历史机缘 156

二、从鲁迅到延安文艺中的乡土观念变迁 164

三、意识形态对乡土观念的置换 171

第二节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电影中的婚姻、家庭与人际关系 181

一、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媒妁与父母形象 182

二、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新女性”及其家庭关系 187

三、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表现的家庭外人际关系 192

第三节 个案研究:《红旗谱》 196

一、传统农村中的家族与个体 197

二、革命洪流中的家族与个体想象 204

三、他者的进入与意识形态的渗透 210

第五章 日常生活方式的展现与电影修辞 214

第一节 银幕内外的民俗与日常生活 214

一、人情与脸面 215

二、民间语言 218

三、民间仪礼 221

第二节 中国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民俗文化的结构与修辞策略 223

一、民俗文化的表层特征 223

二、民俗文化的深层结构 226

三、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修辞策略 232

第三节 个案研究:《李双双》 244

一、《李双双》中的民间语言 245

二、新时代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 249

三、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呈现 254

第六章 结语: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乡土中国的历史记忆 264

一、被遮蔽的与被忘却的 264

二、现实的与想象的 267

三、红色经典:定格的历史记忆 272

参考文献 275

附录 285

附录一 十七年农村题材电影参考片目 285

附录二 十七年电影事件与政策 297

后记 30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