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与明清碑禁体系  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
  • 作 者:李雪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1107777
  • 标注页数:410 页
  • PDF页数:4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8 ≥41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主旨、结构及观点 1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6

第三节 方法与视角 19

第四节 观点和概念阐释 25

上篇 法制“镂之金石”之传承与发展 33

第一章 先秦至秦汉“铭金纪法”传统 33

第一节 西周“器以藏礼”与宗邑权益 33

第二节 春秋“器以布法”与国邑秩序 42

第三节 战国“物勒工名”以防伪杜奸 46

第四节 秦汉“刻诏行法”与法制一统 51

第五节 “铭金纪法”的后世余音 57

第二章 “刻石纪法”的演变与传承 60

第一节 金石并重:“刻石纪法”萌芽期(先秦) 60

第二节 碑以明礼:“刻石纪法”初创期(秦汉至隋) 66

第三节 碑以载政:“刻石纪法”发展期(唐宋金元) 88

第四节 碑以示禁:“刻石纪法”完备期(明清) 119

第五节 “刻石纪法”的转型期(清季民初) 140

中篇 明清碑禁体系与非正式法 171

第三章 明清地方禁令与词讼禁碑 171

第一节 明清地方禁令与禁碑 171

第二节 明清地方词讼禁碑的主要内容 180

第三节 明清词讼禁碑之特色 200

第四章 江南“禁当行碑”与地方法律秩序的构建 205

第一节 明末清初工商禁碑之特色 205

第二节 明代“铺行承值”禁令的缘起与示禁碑 209

第三节 清初江南“禁当行碑”的颁刻及实效 216

第四节 工商禁碑与地方法律秩序的形成 220

第五章 明清碑禁体系及其特征 227

第一节 明代以前禁碑的形式和特征 227

第二节 明清敕禁碑与圣旨国法的象征意义 230

第三节 官禁碑与地方法律秩序的构建 236

第四节 民禁碑的独立性和依附性 243

第五节 碑禁体系中的政府公权和民间公权 249

第六章 清代工商会馆碑刻与非正式法 252

第一节 清代工商行业规范的形成基础 252

第二节 清代工商行业规范的主要内容 257

第三节 清代工商行业规范的特色 267

第七章 信仰·仪式·权威:非正式法的生成路径 273

第一节 非正式法的原生路径:“神授”仪式 273

第二节 非正式法的次生路径:“奉宪”示禁 278

第三节 非正式法与正式法的沟通:神道设教 282

第八章 非正式法中的“罪”与“罚” 290

第一节 民间定“罪”原则 290

第二节 民间罚则特色 298

下篇 “金石纪法”与中国传统法制 307

第九章 中国法制“镂之金石”传统及特质 307

第一节 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之“礼制”特质 308

第二节 法制“镂之金石”传统之“公政”特质 311

第三节 法制“镂之金石”的权力属性和社会意义 316

第十章 法律碑刻:一种独立的存在 319

第一节 碑禁体系的标志意义 319

第二节 法律碑刻之独特功能和作用 325

第十一章 “刻石纪法”:两种法制表达和实践系统 331

第一节 政府公权的“刻石纪法” 331

第二节 民间公权的“刻石纪法” 335

第三节 非正式法与正式法的互补性 340

结语 347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355

附录二 近五年访碑博物之旅时地记 377

专辞索引 386

人名索引 393

青铜器索引 397

碑石索引 399

后记 409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