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交叉学科视角下城市交通安全相关规则及理论研究  从通行规则到事故损害赔偿
  • 作 者:缪明月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3822904
  • 标注页数:244 页
  • PDF页数:2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5 ≥2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引言 1

2 交通事故总体情况及原因分析 4

2.1 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与趋势 5

2.1.1 整体上:交通事故发生的严峻趋势没有改变 5

2.1.2 城市道路:交通弱势群体伤亡突出 9

2.1.3 公路运输:特大交通事故伤亡严重 11

2.2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12

2.3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理论 20

3 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解析与研究 24

3.1 道路交通事故定义解析 25

3.2 比较研究 28

3.2.1 历史的比较 28

3.2.2 国内外的比较 30

4 与交通事故认定相关的几个概念 32

4.1 交通事故责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 33

4.2 强者、弱者 35

4.3 汽车、高速运输工具、高度危险作业 37

5 通行规则 40

5.1 通行规则与路权 41

5.2 国外通行规则比较 46

5.2.1 美国的通行规则 46

5.2.2 日本的通行规则 51

5.2.3 澳大利亚的通行规则 68

5.3 现行通行规则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90

5.3.1 通行规则的制定原则 90

5.3.2 黄灯通行规则 97

5.3.3 对交通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 102

6 交通事故认定的评判标准与规则 104

6.1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性质 105

6.2 评判标准的构建 108

6.2.1 信赖规则 108

6.2.2 信赖合理性 109

6.2.3 原因力的认识 110

6.3 交通事故认定的规则 112

6.3.1 路权原则与安全原则规则 113

6.3.2 系数量化规则 114

6.3.3 北京AB规则 114

6.3.4 江苏规则 115

6.3.5 北京规则与江苏规则的比较分析与思考 117

6.3.6 国际经验 123

7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法理研究 128

7.1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含义 129

7.1.1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 129

7.1.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危险责任 129

7.1.3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运行供用责任 130

7.2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素 131

7.2.1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必然构成要素 132

7.2.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构成要素 135

7.3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 137

7.3.1 认定机动车保有人的一般依据 137

7.3.2 如何认定机动车保有人 138

8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 145

8.1 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注意义务 146

8.2 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152

8.3 过失相抵与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归责 153

8.4 公平实现的途径 156

9 道路交通事故审处衔接 159

9.1 证据 160

9.1.1 证据的收集 160

9.1.2 证据的关联性 162

9.2 道路交通事故调解 166

9.3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9

9.3.1 第一时间核实当事人确切信息 170

9.3.2 完善立法,严厉打击不上保险、逃逸、假牌假证 171

9.3.3 教育与处理相结合 172

9.3.4 强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 172

9.4 交通事故认定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173

10 从法理到实践 178

10.1 事故预防是出发点 179

10.1.1 发现事故致因的途径 179

10.1.2 不能忽略可能加重事故损害的致因 180

10.1.3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需要致力于发现事故致因的组织以及事故处理民警、事故案件审理法官及所有普通公民的努力 180

10.2 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及交通秩序管理 182

10.3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185

10.3.1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85

10.3.2 其他国家地区经验 188

10.3.3 “中国式治理违法过马路”的修法建议 189

10.4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记分制度研究 191

10.4.1 现状 191

10.4.2 问题 193

10.4.3 国外经验 195

10.4.4 对策 199

附录一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规定 202

附录二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 210

附录三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 214

附录四 江苏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 23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