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樊一婧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9112702
- 标注页数:209 页
- PDF页数:21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舆论史研究与义和团的媒体舆论 3
一、媒介舆论与公众舆论的概念与研究 3
二、舆论研究和舆论史研究的现状 6
第二节 全球政治与全球舆论的研究视角 22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新闻业的世界主义 26
一、从“岛夷”到“世界” 26
二、“世界”话语的力量 30
三、走向世界的路径:新闻业的世界主义 33
第二章 “洋祸论”?华文庚子舆论 39
第一节 中文教会报纸的义和团报道 40
第二节 革命派和改良派报刊的义和团舆论 46
一、义和团报道的“庶民框架” 47
二、对帝国主义“洋祸”的认知 49
三、国际意识和探求意识的凸显 52
第三节 外资中文商业报刊的义和团报道 56
一、为西方联军强辩,对俄强硬 59
二、对“东南互保”的支持、对商业利益的重视 63
三、文明话语 66
第四节 华文报刊舆论中的“洋祸论” 72
一、精英话语与殖民主义的共谋 73
二、启蒙抑或崇洋? 75
三、媒介舆论的政治无意识 77
第三章 “黄祸论”?西文庚子舆论 81
第一节 外文舆论与各国在华利益 82
第二节 《纽约时报》的义和团事件报道 86
一、关于报道量、主题、信源和重视程度的量化分析 88
二、关于当事国的宏观话语分析 95
第三节 沉默的亲历者:传教士汉学刊物与义和团事件 117
一、背离大众想象的“侨居地汉学” 117
二、媒介取向:传教士与大众媒介的失联 120
三、在殖民浪潮中反思的传教士 123
第四节 西方媒体的“黄祸论”? 127
一、“黄祸论”的德国起源及相关叙述 130
二、其他国家媒体对于“黄祸论”的回应 134
第四章 舆论中的知识生产 139
第一节 表述政治与身份建构:西方镜头下的义和团事件 140
一、二元对立的叙事 141
二、侵入性的观看 146
三、“他者”视觉图景中的身份建构 148
第二节 《泰晤士报》义和团事件报道中的俄国与日本 152
一、敌对话语的建构 154
二、成见与盲点 159
第五章 国家主义舆论与霸权建构 167
第一节 纸上的公正:英国媒体义和团战争报道的“事实合理化”呈现 168
一、解释英国在中国的行为 169
二、外聚焦的报道方式 172
第二节 联军劫掠的道德舆论与日本媒体的国家主义 175
一、《万朝报》对联军劫掠的报道 175
二、丑闻舆论与道德话语 179
第三节 俄国记者的国家主义叙事 182
一、《新边疆报》的国家意识建构 182
二、俄国记者的国家主义话语 184
第六章 结论 191
参考文献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