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当代北京编辑部编;吴雅山著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5400006
- 标注页数:181 页
- PDF页数:1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1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北京曲剧的渊源 1
一、八角鼓的起源和艺术传承 2
二、八角鼓的“拆唱”与“彩唱” 6
三、京籍八角鼓名家录 9
四、重要发源地——天桥和鼓楼 15
第二章 北京曲剧的形成与发展 21
一、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改革见成效 22
二、从“解放新剧”到“曲艺剧” 26
三、北京曲剧的诞生 30
四、作家赵树理出手不俗,《罗汉钱》再现改编热 34
五、孙芋创佳作《张贵荣》,北京曲剧首次获奖 37
六、多家曲剧团体为北京曲剧添砖加瓦 40
七、北京曲剧拓荒人 44
第三章 精品佳作为北京曲剧锦上添花 51
一、繁荣戏曲创作,歌颂时代新人 52
二、《杨乃武与小白菜》横空出世 56
三、魏喜奎与《啼笑因缘》 60
四、锦上添花的《骆驼祥子》 65
五、关士杰导演曲剧几十部 69
六、配合政治形势的产物《箭杆河边》 72
七、“弦圣”韩德福 75
八、广德楼戏院今与昔 79
第四章 “非常时期”的“非常作品” 81
一、北京曲剧痛失十年金色时光 82
二、曲剧佳作“文革”蒙难 88
三、在“三突出”指导下的产物 90
四、1975年,承上启下的曲剧学员班 92
五、西楼巷,不绝于耳的大鼓声 95
第五章 北京曲剧的探索之路 99
一、北京曲剧“无病乱投医” 100
二、“文革”后首部移植大戏《野鸭洲》 104
三、时代的产物:《白卷先生》 107
四、《方珍珠》成就老舍心愿 109
五、“兄妹开荒”成夫妻,《珍妃泪》演出400场 113
六、单独成立北京市曲剧团,排演《曹雪芹》却叫好不叫座 118
七、《少年天子》令北京曲剧荡气回肠 120
第六章 北京曲剧厚积薄发 125
一、《烟壶》引爆演出市场 126
二、魏喜奎倾情创作《崔大庆》 130
三、土得掉渣的《龙须沟》 133
四、挑战经典佳作——《茶馆》 138
五、曲剧音乐期待传承人 142
第七章 在经典和荣誉的促动下,扬帆远航 145
一、献10台曲剧大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46
二、《正红旗下》——在笑声中感受悲怆 150
三、《北京人》不怕赔本赚吆喝 152
四、原汁儿原味儿话《锅儿挑》 155
五、贴近时代,讲述“村官” 160
六、以大爱精神重排《四世同堂》 162
七、放声歌唱祖国 167
八、《黄叶红楼》戏说“红楼” 169
九、“梅花”在北京曲剧中光荣绽放 173
十、《良曲俊存——赵俊良北京小曲集》挖掘北京曲剧之愿 176
结语 179
参考书目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