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文清,李隆献合编
- 出 版 社: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860005192
- 标注页数:777 页
- PDF页数:79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96 ≥7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壹、台湾、大陆、香港训诂学研究论著目录(1994-2003) 1
一、理论 1
(一)通论 1
(二)专论 5
1名称、性质、定义、范畴、目的 5
2训诂体式 7
3训诂方法、方式 11
(1)形训、以形索义 16
(2)声训、因声求义 17
假借、通假 22
同源字、语源 30
(3)义训 49
词义、引申、词义系统 50
同义词 66
反义词、反训 72
(4)语境、文例 76
(5)训诂方式 77
(6)训诂方法、方式·其他 81
4训诂术语 83
5相关学科 91
(1)汉语 91
(2)词汇学 94
连绵词(联绵词、连语、謰语)、叠字(重言) 110
成语、典故、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新词、外来语 115
(3)语义学、词义学 123
(4)字典学、词典学 125
(5)语法学、虚词 136
(6)文字学 162
(7)声韵学 173
(8)方言学 179
(9)文献学、校勘学、古籍整理 186
(10)修辞学 199
(11)考古学、出土文献 201
(12)文化语言学、汉语文化学 202
(13)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 213
(14)相关学科·其他 217
6训诂教学 222
二、训诂学史 236
(一)训诂学史通论 236
(二)先秦 237
1先秦·概况 237
(三)两汉 241
1两汉·概况 241
2两汉·传注 243
3两汉·专家专著 253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81
1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概况 281
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注 290
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专家专著 301
(五)宋元明 307
1宋元明·概况 307
2宋元明·传注 314
3宋元明·专家专著 321
(六)清代 326
1清代·概况 326
2清代·传注 329
3清代·专家专著 339
(七)现代 360
1现代·概况 360
2现代·传注 363
3现代·专家专著 392
三、训诂考释 440
(一)传注类 440
1训诂专著 440
2一般典籍 442
(二)个别考释 525
四、丛书及其他 732
贰、韩国训诂学研究论著目录(1945-1999) 735
一、理论 735
(一)通论 735
(二)专论 735
1训诂体式 735
2训诂方法、方式 736
(1)声训、因声求义 736
假借、通假 736
同源字、语源 736
(2)义训 737
词义、引申、词义系统 737
同义词 738
反义词、反训 738
(3)训诂方式 738
3训诂术语 738
4相关学科 739
(1)汉语 739
(2)词汇学 741
(3)字典学、词典学 741
(4)语法学、虚词 742
(5)文字学 746
(6)声韵学 746
(7)方言学 747
(8)文化语言学、汉语文化学 747
(9)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 748
二、训诂学史 749
(一)训诂学史通论 749
(二)先秦 750
(三)两汉 750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752
(五)宋元明 753
(六)清代 753
(七)现代 758
三、训诂考释 761
(一)传注类 761
1训诂专著 761
2一般典籍 762
(二)个别考释 774
四、丛书及其他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