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 作 者:李前进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2650078
  • 标注页数:284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阐释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条件 2

一、国际社会的新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国际背景 2

二、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国内背景 5

三、各国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历史依据 8

四、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理论基础 11

五、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内在要求 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 1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 20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征 23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理论意义 3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 3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4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4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 44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溯源 47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47

一、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47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53

三、斯大林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5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61

一、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62

二、邓小平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66

三、江泽民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71

四、胡锦涛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75

五、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83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审视 97

第一节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国家与社会稳定和巩固的内在基础 97

一、任何国家和社会都重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97

二、我国一贯坚持核心价值的教育和灌输 100

三、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阵地 1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107

一、实现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107

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109

三、多元化思潮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实要求 112

四、我国大学生自身适应社会、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115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历史考察及现状检析 119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历史考察 119

一、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索阶段 122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停滞和混乱阶段 125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改革演进阶段 127

四、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科学发展新阶段 130

五、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历史经验 136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检析 140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调查 140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166

第五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 179

第一节 用马克思主义指引大学生的航向 180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80

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82

三、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 183

第二节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的力量 18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解读 18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18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凝聚大学生力量的精神动力 190

第三节 用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 193

一、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 193

二、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195

三、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鼓舞大学生斗志的力量源泉 196

第四节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大学生的道德风尚 198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表述 198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99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大学生道德风尚的伦理要求 200

第五节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述 20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209

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3

第六章 加强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思考 219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 220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多元思潮 220

二、促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共识 224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227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 230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教育的原则 231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34

三、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37

四、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38

五、坚持系统教育与交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241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现途径 245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246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重要抓手 248

三、网络和媒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 251

四、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环境基础 254

五、队伍建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和组织保障 258

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系统整合、形成合力 262

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8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