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郭宜章,孙宇萱,徐慧丽主编;尹铂,彭巍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5335360
- 标注页数:111 页
- PDF页数:11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18 ≥1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6
PART 1 立体构成概述 8
1.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8
1.2 立体构成的对象 8
1.3 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 8
1.3.1 想象力的训练 8
1.3.2 学会观察 8
1.3.3 有机形态的获得 8
1.3.4 形体抽象能力的培养 8
1.3.5 立体构成中形的语意 9
1.3.6 灵感的获得 9
1.4 立体构成的沿革 9
1.4.1 立体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9
1.4.2 风格派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11
1.4.3 构成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11
1.4.4 解构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12
1.4.5 包豪斯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13
PART 2 立体构成的形态 16
2.1 形态的含义 16
2.2 形态的分类 16
2.2.1 形态的本质分类 16
2.2.2 形态的空间意识 19
2.3 形态的要素 20
2.3.1 形与立体构成 20
2.3.2 色彩与立体构成 21
2.3.3 肌理与立体构成 21
2.4 形态的构成逻辑 22
2.4.1 形态的生成 22
2.4.2 形态的本质 22
2.4.3 形态的构成形式 22
2.5 形态构成的方法 23
2.6 立体形态的设计法则 23
2.6.1 对比与调和 23
2.6.2 对称与均衡 24
2.6.3 节奏与韵律 26
2.6.4 比例与尺度 29
2.7 立体形态的强化表现 30
2.7.1 量感 30
2.7.2 空间感 32
2.7.3 错视感 35
2.7.4 肌理感 36
2.8 色彩感 39
教学实战:立体肌理制作 40
PART 3 立体构成的材料构造 42
3.1 立体构成的常用材料 42
3.1.1 纸类材料 42
3.1.2 泡塑材料 43
3.1.3 布绳材料 43
3.1.4 竹木材料 44
3.1.5 泥石材料 45
3.1.6 金属材料 45
3.1.7 废旧材料 45
3.2 材料的特性 46
3.2.1 材料的力学特性 46
3.2.2 材料的加工特性 46
3.2.3 材料的视觉特性 46
3.3 立体形态加工 46
3.3.1 变形 46
3.3.2 镂空 47
3.3.3 编织 49
3.3.4 解构 50
3.3.5 组合 51
PART 4 立体构成的形式创造 54
4.1 从平面到半立体创造 54
4.1.1 半立体构成的特点 54
4.1.2 半立体的加工 55
教学实战一:造型的纸面切割练习 61
教学实战二:平面纸对折的练习 61
4.2 线材构成 62
4.2.1 线材构成的感受 62
4.2.2 线材构成的基本结构方式 65
教学实战:线的立体构成 71
4.3 面材的立体构成 74
4.3.1 面材构成的特点 74
4.3.2 面材构成的结构 74
教学实战:面的立体构成 86
4.4 块立体构成 87
4.4.1 块材的分类 87
4.4.2 块立体构成的形式 87
教学实战:块的立体构成 90
PART 5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92
5.1 几何形体构成 92
5.1.1 球体构成 92
5.1.2 立方体构成 92
5.1.3 柱体构成 93
5.1.4 锥体构成 94
5.2 抽象形体构成 94
5.2.1 动态构成 94
5.2.2 力学构成 95
5.2.3 空洞构成 95
5.2.4 空间构成 96
5.2.5 仿生构成 96
5.2.6 软雕塑构成 96
5.2.7 光立体构成 97
5.3 装置观念构成 99
5.3.1 成品装置构成 99
5.3.2 室内装置构成 100
5 3 3户外装置构成 101
教学实战:从具象到抽象——三维构成创作 102
PART 6 立体构成的设计应用 104
6.1 传统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104
6.2 立体构成的形态创新 104
6.3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的应用表现 104
6.3.1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雕塑设计 104
6.3.2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产品造型设计 104
6.3.3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建筑设计 105
6.3.4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室内设计 105
6.3.5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展示设计 105
6.3.6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包装设计 106
6.3.7 立体构成形态创新与服装设计 107
附录 立体构成所需工具 110
参考文献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