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浙江科学小品论
  • 作 者:程民,陈罡,鲁珉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8137874
  • 标注页数:406 页
  • PDF页数:4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6 ≥4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浙江与中国科学小品的诞生 1

第一节 早期浙籍文学家的“科普小品” 1

一、鲁迅的探索 1

二、茅盾的尝试 5

三、其他文学家的“生物小品” 8

第二节 早期浙籍科学家的“文学小品” 11

一、竺可桢(早期)的科学小品写作 12

二、梁希的科普写作 18

三、其他科学家的科普写作 22

第三节 《太白》科学小品理论 31

一、从“科学救国”到“小品文年” 32

二、陈望道与《太白》 35

三、《太白》论科学小品 38

第二章 竺可桢的科学小品创作 45

第一节 竺可桢科学小品概况 45

一、竺可桢科学小品的分期 45

二、竺可桢科学小品的形式 48

三、竺可桢科学小品的内容 52

第二节 竺可桢科学小品特色 63

一、天人观: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63

二、自然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动 67

三、写作观:文史资料与数据的运用 70

第三节 竺可桢论科普与科学教育 75

一、竺可桢论科普工作 75

二、竺可桢论科学教育 78

第三章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创作 83

第一节 贾祖璋生平与创作概述 83

一、贾祖璋生平 83

二、贾祖璋科学小品创作分期 85

三、贾祖璋的编辑活动 90

第二节 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特色 93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融合 94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111

第三节 贾祖璋论科学小品创作 120

一、史料价值 120

二、创作原则 122

三、创作方法 124

四、作者队伍 126

第四章 周建人的科学小品创作 128

第一节 周建人生平及创作概述 128

一、周建人生平 128

二、周建人的编辑工作与科学小品创作 132

第二节 周建人科学小品的写作特色 134

一、周建人科学小品的体式 134

二、周建人科学小品的特色 142

第三节 周建人谈科学教育 150

一、科学教育与科学实践相结合 151

二、技能应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151

第五章 顾均正的科学小品创作 153

第一节 顾均正生平与创作概述 153

一、顾均正生平 153

二、顾均正的编辑工作与科学小品创作 155

第二节 顾均正科学小品的写作特色 157

一、顾均正科学小品的体式 158

二、顾均正科学小品的特色 167

第三节 顾均正谈科学小品写作 174

一、科学小品的材料 175

二、科学小品的读者 176

第六章 叶永烈的科学小品创作 178

第一节 叶永烈生平与创作概述 178

一、叶永烈生平 178

二、叶永烈的科学小品 182

第二节 叶永烈科学小品的写作特色 185

一、叶永烈科学小品的类型 186

二、叶永烈科学小品的特色 188

第三节 叶永烈科学小品创作理论 202

一、文体论 202

二、创作论 206

三、作者论 207

第七章 黎先耀的科学小品创作 210

第一节 黎先耀生平及创作概述 210

一、黎先耀生平 210

二、黎先耀博物馆工作与科学小品 212

三、黎先耀编辑工作与科学小品 214

四、黎先耀科学小品创作概况 215

第二节 黎先耀科学小品特色 218

一、黎先耀科学小品的体式 218

二、黎先耀科学小品的主题 229

三、黎先耀科学小品的技巧 238

第三节 黎先耀论科学小品创作 252

一、作者论 252

二、“三味”论 256

三、选材论 260

第八章 潘家铮的科学小品创作 263

第一节 潘家铮科普写作概述 263

一、潘家铮科幻小说创作 263

二、潘家铮科学小品创作 266

三、潘家铮科普论文写作 270

四、潘家铮科普评论写作 274

第二节 潘家铮科学小品特色 279

一、知识体系严谨,方法科学辩证 279

二、演绎神话传说,纪实抒情灵动 283

三、阐明科学原理,引申社会意义 290

第三节 潘家铮论科普 295

一、潘家铮论科幻创作 295

二、潘家铮论科普写作 298

三、潘家铮论科普教育 300

第九章 浙籍院士的科普写作 304

第一节 科学大家的小文章 304

一、两朝院士的科普写作 304

二、两院院士的科普写作 310

三、院士科普写作的特色 314

第二节 钱学森的科普写作 318

一、钱学森科普文章内容 318

二、钱学森科普文章的特色 322

三、钱学森谈科普 327

第三节 谈家桢的科普写作 329

一、谈家桢科普文章内容 330

二、谈家桢科普写作特色 336

三、谈家桢谈科学教育 343

第四节 钱三强的科普写作 349

一、钱三强的科普实践 349

二、钱三强的科普作品 350

三、钱三强论科普工作 357

第十章 当代浙江的科学小品 360

第一节 浙籍科技人员的科普创作 360

一、卞德培的天文小品 360

二、夏树芳的化石小品 364

三、伍律的爬行动物小品 366

四、陈芳烈的电信小品 368

五、陈福民的航天科技小品 371

第二节 浙版大型科学小品丛书 373

一、体系庞大,层次丰富 373

二、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379

三、巧于布局,生动展现 384

第三节 浙版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 390

一、《科学24小时》的诞生与发展 390

二、《科学24小时》的科学小品 392

三、《科学24小时》的十大科学小品作者 396

主要参考文献 401

索引 403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