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高师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践新探索
  • 作 者:李振中著
  • 出 版 社: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811285932
  • 标注页数:271 页
  • PDF页数:28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高师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新探索 1

1.0 引言 1

1.1 问卷结果及其分析 1

1.2 访谈结果及其分析 6

1.3 优化课程设置的设想 7

1.4 结语 9

第2章 高师汉语语言学课程内容更新机制新探索 10

2.0 引言 10

2.1 语言学课程内容更新的必要性 11

2.2 语言学课程内容更新的特质性 13

2.3 语言学课程内容更新的主体意识建构 14

2.4 语言学课程内容更新的方法途径 16

2.5 语言学课程内容更新的评估机制 19

2.6 结语 20

第3章 高师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环境新探索 22

3.0 引言 22

3.1 研究方案 23

3.2 《量表》检测 25

3.3 数据分析 27

3.4 三组讨论 32

3.5 五点建议 36

3.6 结语 38

第4章 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探索 39

4.0 引言 39

4.1 三大教学内容与词汇教学核心论 39

4.2 三种语言能力与分段教学设想 42

4.3 三类课程设置与测试评估展望 45

4.4 结语 49

第5章 高师汉字学理论与小学识字教学双向互动新探索 50

5.0 引言 50

5.1 汉语不等于中文 51

5.2 小学生的最急要务是学中文 65

5.3 小学生识文断字最重要 66

5.4 一切创新的本质是模仿 77

5.5 结语 81

第6章 高师现代汉语语音表达教学新探索 84

6.0 引言 84

6.1 音节节奏 85

6.2 声调平仄 89

6.3 韵母押韵 92

6.4 双声叠韵叠音 96

6.5 结语 99

第7章 高师现代汉语音译外来词语素认定教学新探索 101

7.0 引言 101

7.1 音译外来词界定 103

7.2 语素认定的原则及标准 104

7.3 音译外来词语素认定的操作模式 105

7.4 结语 115

第8章 高师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来源教学新探索 116

8.0 引言 116

8.1 教学视阈中的来源观 117

8.2 教学视阈中的来源再考量 129

8.3 结语 131

第9章 高师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分合教学新探索 133

9.0 引言 133

9.1 教学视阈中的分合史和分合观 134

9.2 教学视阈中的分合考量 144

9.3 结语 147

第10章 高师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划分教学新探索 149

10.0 引言 149

10.1 复合命题和复句 149

10.2 语法与逻辑并非同一 151

10.3 语法和逻辑密不可分 155

10.4 逻辑语义:复句分类的原则依据 159

10.5 结语 161

第11章 高师现代汉语表时标记“的”的教学新探索 162

11.0 引言 162

11.1 “的”的外显作用 163

11.2 “的”的表意重点 165

11.3 “的”的使用条件 167

11.4 “的”的否定形式 169

11.5 “的”的分布位置 171

11.6 “的”的语法意义 172

11.7 结语 174

第12章 高师现代汉语新词语“裸X”教学新探索 175

12.0 引言 175

12.1 “裸X”组合的类别及其关注度 176

12.2 “裸”语素的“组合义变”及其动因 178

12.3 “裸X”组合的“语境义变”及其动因 181

12.4 结语 184

第13章 高师现代汉语框式结构教学新探索 186

13.0 引言 186

13.1 框架和空位 188

13.2 种类和层级 192

13.3 特点和性质 195

13.4 结语 201

第14章 高师古代汉语转注教学新探索 202

14.0 引言 202

14.1 符号学与六书 203

14.2 转注名实辨察 205

14.3 转注构形要件 208

14.4 转注是造字法 210

14.5 结语 215

第15章 高师古代汉语象形、会意构形特征教学新探索 217

15.0 引言 217

15.1 象形、会意之符号观再考察 218

15.2 象形、会意符号构形的结构特征 219

15.3 象形、会意符号构形的思维特征 225

15.4 象形、会意符号构形的文化特征 228

15. 5结语 231

第16章 高师汉语语言学教师网络环境教改新探索 233

16.0 引言 233

16.1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234

16.2 汉语语言学网络课程的构建 237

16.3 汉语语言学教师的任务 239

16.4 汉语语言学教师的策略 240

16.5 结语 243

参考文献 244

后记 26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