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朱子学与退溪学研究  中韩性理学之比较
  • 作 者: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编;张品端主编;陈国代,黎晓铃副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1557884
  • 标注页数:501 页
  • PDF页数:51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10 ≥5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朱子学与东亚文明 2

朱子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高令印 2

“三纲五常”向“四德五伦”结构性转变的伦理需求&徐公喜 16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姚进生 24

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张品端 34

朱子传播科学知识的途径&乐爱国 41

退溪学派的《武夷棹歌》和陶山九曲&[韩]林鲁直 50

武夷九曲和朝鲜时代的九曲经营&[韩]金德铉 64

陶山九曲与儒教文化&[韩]李性源 77

朝鲜学者郑逑对杨恒叔《武夷志》的增损&[韩]郑万祚 88

“武夷九曲图”传入韩国及其含义(提要)&[韩]尹轸暎 96

性理学交涉与九曲文化的展开 100

试论朱子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黎昕 100

李滉对朱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张品端 105

论朱子与退溪对心学的评价及其意义&解光宇 118

因物起兴 自有深趣——奇大升解读《武夷棹歌》&金银珍 128

陶山图之传统与陶山九曲&[韩]尹轸暎 134

韩国九曲文化研究现状与课题——以九曲经营与九曲诗为中心&[韩]李钟虎 147

退溪的自然哲学与诗作中的自然观&[韩]李东翰 159

建设实践儒学儒教文化圈的构想和建议&[韩]朴璟焕 173

朱子学/退溪学与书院文化 186

书院对于宋明理学的重要意义&李存山 186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理论贡献&吴长庚 199

李滉对朱熹书院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例&张品端 209

清代福建正音书院研究&金银珍 218

书院精神于通识教育的启发&黄柏翰 236

陶山书院的理念及其展开&[韩]金钟锡 247

作为朱子学的退溪学与独立的退溪学&[韩]李相虎 262

朝鲜时期书院的发展与地区的特征——陶山书院与石室书院&[韩]郑在熏 281

17世纪陶山书院与礼安乡校的比较&[韩]朴贤淳 296

退溪学/朱子学与地域文化 308

新安理学:朱子学的地域化&解光宇 308

朱熹与闽南文化&张品端 316

自我境界的提升——朱熹敬畏伦理思想研究&李永杰 328

《论语集注》的“集注”体例及其意义&周元侠 335

乡约:退溪先生之理想世界&[韩]郑震英 345

成就今日安东的思想背景——退溪的性理论&[韩]黄昞起 358

退溪的主体礼学和安东的祭礼文化&[韩]金美荣 369

门中:联结乡民与乡村的儒教共同体&[韩]金明子 380

朱子/退溪与工夫论 392

朱子的修身功夫论体系&赖功欧 雷扬 392

“诚”是朱熹工夫论的最高境界——以《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为中心的讨论&乐爱国 404

比较哲学视阈下的朱熹哲学工夫论——以朱熹论“敬”的工夫为例&赵妍妍 416

朱子涵养工夫略析——以主“动”为中心&崔海东 430

朱子理学工夫论研究的现代意义&黄柏翰 443

退溪李滉的工夫和自然环境&[韩]林宗镇 458

从心学的观点来看退溪学的性理学&[韩]安永皙 468

陶山书堂的造成和退溪的工夫论&[韩]黄炳起 477

李滉的四端七情论和“心”工夫&[韩]秋制协 490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