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
  • 作 者:高洪贵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1494
  • 标注页数:198 页
  • PDF页数:21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1 ≥1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一)国外研究现状 3

(二)国内研究现状 6

三 论证思路和基本构架 11

四 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13

(一)政治参与 13

(二)农民工 17

(三)农民工政治参与 20

五 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 20

(一)研究方法 20

(二)不足之处 21

第一章 中国农民工的基本状况分析 22

一 农民工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 22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工流动 22

(二)转型期中国农民工的总体特征及发展趋势 26

二 中国农民工的社会功能与处境 29

(一)社会功能 30

(二)社会处境 32

三 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意义和价值 36

(一)公平正义: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价值导向 37

(二)和谐稳定: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生态功能 38

(三)权利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本质体现 40

(四)政治发展: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度追求 42

(五)素质提升: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美好愿景 43

(六)政策合法性:农民政治参与的民主内核 45

(七)城乡统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实关怀 48

第二章 从边缘化到“弱者的武器”: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实考察 50

一 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度环境 5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1

(二)协商民主制度 53

(三)公共听证制度 56

(四)信访制度 58

(五)基层自治制度 61

二 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65

(一)选举 66

(二)投票 67

(三)会议沟通 68

(四)媒体投诉 68

(五)诉讼 69

(六)组织参与 69

(七)政治接触 70

(八)非制度化参与 71

三 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72

(一)农民工政治认知 74

(二)农民工政治参与态度 76

(三)农民工政治参与行为 80

四 网络环境下农民工政治参与新动向——以农民工“创意讨薪”为例 92

(一)“创意讨薪”: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底层方式 93

(二)作为弱者的武器:农民工底层政治参与的生成逻辑 96

第三章 从行为偏好到制度约束: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阻碍因素分析 101

一 户籍制度及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102

(一)户籍制度的影响 102

(二)农民工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 103

二 教育培训滞后 105

(一)政府对农民工职业培训保障机制不完善 106

(二)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滞后 107

(三)农民工自身受经济水平、主观意向等因素导致的障碍 107

三 文化排斥 109

(一)“外地人”标签与文化排斥 109

(二)传统行政文化限制 110

四 政府失位 111

(一)地方政府体制性迟钝 111

(二)地方政府利益协调动力不足 112

(三)地方政府的垄断型思维 113

五 农民工利益代表机制缺失 114

(一)农民工利益代表机制不足 114

(二)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不足 116

六 政治参与成本及信息不对称 118

(一)政治参与成本的功利性考量 118

(二)政治参与相关信息不对称 119

第四章 从制度完善到赋权保障:促进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实路径 121

一 政府应确立公民本位的价值导向 123

(一)确立公民权利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123

(二)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农民工工作始终 124

二 完善农民工社会融入制度 125

(一)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125

(二)建立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平台 126

(三)设立农民工专业管理机构 127

(四)营造平等、和谐和宽容的文化 127

(五)完善政府公共服务 128

三 健全农民工政治参与制度 128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9

(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130

(三)健全农民工社区政治参与的保障制度 131

(四)构建行政协商制度 132

四 培育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民间组织 133

(一)培育农民工社会组织 134

(二)健全和完善社团组织管理体制 135

五 强化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 136

(一)加强农民工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其政治参与质量的重要步骤 136

(二)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 137

(三)提高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农民工教育培训服务的质量 140

六 构建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152

(一)加快党务政务公开的法制化建设步伐 153

(二)建立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渠道 154

七 构建农民工非制度政治参与的预防化解机制 155

(一)构建科学的预警机制 155

(二)构建新型的社会整合机制 156

(三)构建完备的依法处置机制 157

结语 159

附录 163

附录一 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统计表 163

附录二 返乡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统计表 171

附录三 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个案访谈提纲 178

参考文献 180

后记 19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