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静著
- 出 版 社: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10080067
- 标注页数:158 页
- PDF页数:16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7 ≥1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5
第一节 文化与归因倾向 5
一、基本归因偏差的文化差异 6
二、文化与分析—整体认知风格 6
三、分析—整体认知风格文化差异的机制 10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界定与测量 12
一、社会阶层的界定 12
二、社会阶层的测量与操纵 15
第三节 社会阶层与认知倾向 20
一、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 21
二、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实证研究 23
三、社会阶层与分析—整体认知风格 28
第四节 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归因倾向与分配公平感 29
一、社会阶层与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相关研究 29
二、贫富差距归因倾向与分配公平感的相关研究 31
三、社会阶层与分配公平感的相关研究 32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总体研究设计 33
第一节 问题提出 33
第二节 总体研究设计 35
第三章 社会阶层与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关系 37
第一节 研究一:不同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的归因倾向现状调查 37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37
二、贫富差距归因问卷的编制 38
三、社会阶层与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相关分析 48
四、讨论 55
五、小结 59
第二节 研究二:社会阶层的操纵对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影响 60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60
二、研究方法 60
三、结果与分析 62
四、讨论 62
五、小结 63
第四章 社会阶层影响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心理机制 64
第一节 研究三:可能的心理机制——分析—整体认知风格 64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64
二、研究方法 65
三、结果与分析 69
四、讨论 73
五、小结 77
第二节 研究四:可能的心理机制——自利动机 78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78
二、研究方法 79
三、结果与分析 80
四、讨论 82
五、小结 83
第三节 研究五:可能的心理机制——控制感 83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83
二、研究方法 84
三、研究结果 86
四、讨论 92
五、小结 95
第五章 为何以及如何促进弱势阶层转变贫富差距归因倾向 96
第一节 研究六: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归因倾向与分配公平感 97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97
二、研究方法 98
三、结果与分析 100
四、讨论 104
五、小结 105
第二节 研究七:社会限制对弱势阶层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调节作用 106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106
二、研究方法 106
三、结果与分析 109
四、讨论 111
五、小结 112
第六章 综合讨论 113
第一节 社会阶层与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关系 114
第二节 主观社会阶层影响贫富差距归因倾向的心理机制 119
第三节 如何促进弱势阶层减少贫富差距外部归因倾向 122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26
第一节 研究结论和研究意义 126
一、研究结论 126
二、研究意义 127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128
一、研究贡献 128
二、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29
参考文献 131
附录 147
一、开放式问卷调查 147
二、贫富差距归因预测问卷 149
三、贫富差距归因正式施测问卷 150
四、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阶梯量表 151
五、英文版控制感问卷 151
六、中文修订版控制感问卷 152
七、主观社会阶层的实验操纵 153
八、贫富差距归因情境实验材料 155
九、中性归因情境实验材料 156
十、情境模拟实验材料 157
后记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