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媒体作为调停人  公民行动与公共协商
  • 作 者:曾繁旭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2651495
  • 标注页数:244 页
  • PDF页数:25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4 ≥2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底层的行动vs底层的声音 1

一、从公民行动到公共协商 1

二、调停者角色:中国传媒与公共协商 5

三、媒体化的公民行动 8

四、本书分析框架:互激模式 11

五、案例、方法与章节安排 12

第二章 变迁中的行动剧目:十年网络公民行动的数据分析 14

一、互联网与公民行动剧目 14

二、行动剧目研究 17

三、十年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19

四、行动剧目的变迁趋势 21

五、行动主体的差异 26

六、议题领域的差异 28

七、线上和线下行动剧目的关联 31

八、剧目变迁的逻辑与边界 32

第三章 虚拟组织:互联网与中国公民行动新模式 34

一、中国的业主维权行动 34

二、互联网和抗争政治 37

三、个案选择与方法说明 39

四、虚拟组织的运作方式 42

五、运动企业家引导下的虚拟组织 44

六、虚拟组织何以能够避免风险 56

七、虚拟组织的潜力和限制 61

第四章 地方媒介体系:传统媒体如何支援公民行动 64

一、地方媒介体系与都市公民行动 64

二、地方媒介体系作为研究变量 66

三、个案选择:广州媒介体系 69

四、广州媒介体系如何推动都市公民行动 73

五、广州媒介体系如何塑造本地、全国与国际舆论场 80

六、重新理解地方媒介体系 91

第五章 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影响力 94

一、新意见阶层? 95

二、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形成 97

三、议题选择和方法说明 101

四、网络意见领袖社区与议题关注度 105

五、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 110

六、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内部联动及其特征 111

七、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三大圈层 115

八、新群体的积极介入及其潜能 117

第六章 公民行动的升级:从邻避运动到政策倡导 119

一、行动诉求的转换 120

二、从四个案例看公民行动的诉求升级 122

三、媒体环境与互激效应 127

四、运动企业家的文化、框架及其诉求 136

五、“为了公共利益”的行动? 142

第七章 公民行动的激进化:社会化媒体与逾越界限的行动 144

一、激进化的趋势 144

二、逾越界限的行动如何产生 146

三、案例与方法 148

四、社会化媒体上的恐慌信息扩散 150

五、社会化媒体上的动员:怨恨感与崇高感 152

六、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压制与反弹 156

七、拐点的出现 159

第八章 公民行动的调停:框架整合与公共协商 160

一、传统媒体的框架实践 161

二、传统媒体的能动者角色 163

三、框架整合作为重要变量 166

四、框架整合的过程、机制与技巧 174

五、框架整合与公民行动的结果 183

第九章 公民行动的多重扩散:行动者网络与运动家族形成 186

一、中国社会运动:彼此绝缘vs&跨地扩散 186

二、社会运动领域的扩散研究 189

三、对两个运动家族的观察 192

四、多重扩散的形态:运动家族的基因同构 196

五、多重扩散的渠道:行动者网络 205

六、多重扩散的机制 213

七、中国语境下的多重扩散模式 217

第十章 中国媒体与公民行动的互激模式 220

一、互激模式与公民行动 221

二、互激模式与公共协商 224

三、互激模式与中国媒体 226

四、互激模式及其他理论对话 229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